更新时间:2024-10-25 20:54
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为南昌市,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处北纬24°29′14″至30°04′43″与东经113°34′18″至118°28′56″之间,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挨湖南省,北毗长江共接湖北省、安徽省,为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的中心腹地。全省总面积16.69万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江西省辖11个地级市、27个市辖区、12个县级市、61个县,合计100个县级区划。截至2023年末,江西省常住人口4515.01万人,比2022年末减少12.97万人,下降0.29%。
江西开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多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
江西境内有邗越(干越)、百濮,《荀子·劝学篇》注:“邗越古国名”。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国分争江西。
秦设三十六郡,江西属九江郡,置庐陵县、新淦县、南壄县。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县,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
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江西属扬州刺史部。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分庐陵、雩都等县置庐陵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置彭泽郡(旋废)、鄱阳郡。嘉禾五年(236年),孙权置庐陵南部都尉,隶扬州。
西晋元康元年(291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隋时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至唐时增加到8州37县,分别为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抚州和信州。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江西属于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增为15道,属江南西道,其监察区下辖洪、饶、虔、吉、江、袁、抚、信8州,治洪州(南昌市)。
五代时期,江西地区先辖于吴后辖于南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958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初设江南路,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仍治洪州,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江西行省辖区大于今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和今广东省的大部分。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13路、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府78县,地域基本等同如今的江西省区。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
民国二年(1913年),江西分设赣东道、赣北道、赣西道、赣南道四道。民国三年(1914年),江西省划分四道,豫章道、浔阳道、庐陵道、赣南道,共领81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省,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划回安徽省,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包括江西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等1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江西人民建立游击部队积极打击敌人。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截至2023年,全省下辖11个地级市、27个市辖区、12个县级市、61个县,186个街道、832个镇、552个乡、8个民族乡。江西省人民政府驻地南昌市红谷滩区卧龙路999号。
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处于北纬24°29′14″至30°04′43″与东经113°34′18″至118°28′56″之间。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挨湖南,北毗长江共接湖北、安徽。全省总面积16.69万平方千米。
江西省的地形地貌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略带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江西省地质与地貌地质构造上,以锦江—信江一线为界,北部属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南部属华南褶皱系,志留纪末晚加里东运动使二者合并在一起,后又经受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多次改造,形成了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构造带,南部地区有大量花岗岩侵入,盆地中沉积了白垩系至老第三系的红色碎屑岩层,并夹有石膏和岩盐沉积;北部地区形成了以鄱阳湖为中心的断陷盆地,盆地边缘的山前地带有第四纪红土堆积。这是造成全省地势向北倾斜的地质基础。
地貌上属江南丘陵的主要组成部分。省境东、西、南三面环山地,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错分布,北部则为鄱阳湖平原。鄱阳湖平原与两湖平原同为长江中下游的陷落低地,由长江和省内五大河流泥沙沉积而成,北狭南宽,面积近2万平方千米。地表主要覆盖红土及河流冲积物,红土已被切割,略呈波状起伏。湖滨地区还广泛发育有湖田洲地。水网稠密,河湾港汊交织,湖泊星罗棋布。
赣中南以丘陵为主,多由红色砂页岩及部分千枚岩等较松软岩石构成,经风化侵蚀,呈低缓浑圆状,海拔一般200米,接近边缘山地部分的高丘,海拔约300-500米;其相对高度除南部在百米以上外,一般仅50-80米。丘陵之中,间夹有盆地,多沿河作带状延伸,较大的有吉泰盆地、赣州盆地。山地大多分布于省境边缘,主要有:东北部的怀玉山,东部沿赣闽省界延伸的武夷山脉,南部的大庾岭和九连山,西北与西部的幕阜山脉、九岭山和罗霄山脉(包括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等,成为江西与邻省的界山和分水岭。山脉走向以东北—西南向为主体,控制着省内主要水系和盆地的发育。多数山地由古老的变质岩系和花岗岩组成,山峰陡峭,堆积物较厚。黄岗山(2157米)为省内最高点,同时也是华东地区第一高峰。
江西省的气候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约16.3-25℃之间,一般自北向南递增。赣东北、赣西北山区与鄱阳湖平原,年均温为16.3-17.5℃,赣南盆地则为19.0-25℃。夏季较长,7月均温,除省境周围山区在26.9-28.0℃外,南北差异很小,都在28.0-29.8℃。极端最高温几乎都在40℃以上,成为长江中下游最热地区之一。冬季较短,1月均温赣北鄱阳湖平原为3.6-5.0℃,赣南盆地为6.2-8.5℃。全省冬暖夏热,无霜期长达240-307天。日均温稳定超过10℃的持续期为240-270天,活动积温5000-6000℃,对于发展以双季稻为主的三熟制及喜温的亚热带经济林木均甚有利。唯北部地形开敞,特大寒潮南侵时有不利影响。
江西为中国多雨省份之一。年降水量1341-1943毫米。地区分布上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地多,盆地少。庐山、武夷山、怀玉山和九岭山一带是全省4个多雨区,年均降水量1700-1943毫米。德安是少雨区,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其中4-6月约占42-53%,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多雨与少雨年份相差几近一倍,二者是导致江西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2022年9月20日,根据气象干旱监测,江西等地仍然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江西成了雨水“空窗区”。
2022年,江西省平均气温19.0℃,偏高0.7℃,排历史第2高位;平均降水量1518.2毫米,偏少1.2成,为1961年以来第20低位。
江西省境内地势南高北低,有利于水源汇聚,水网稠密,降水充沛,但各河水量季节变化较大,对航运略有影响。地表径流赣东大于赣西、山区大于平原。全省共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总长度达1.84万千米,除边缘部分分属珠江、湘江流域及直接注入长江外,其余均分别发源于省境山地,汇聚成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系,最后注入鄱阳湖,经湖口县汇入长江,构成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向心水系,其流域面积达16.22万平方千米。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连同其外围一系列大小湖泊,成为天然水产资源宝库,并对航运、灌溉、养殖和调节长江水位及湖区气候均起重要作用。
江西河川径流主要靠降水补给,季节性变化很大,具有夏季丰水、冬季枯水、春秋过渡的特点。年内波动较大:1至3月占14-17%,4至6月占53-60%,7至9月占18-22%,10至12月占6-10%。径流最大月份一般是6月或5月,各河最大径流量月份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22%左右;径流最小月份一般是12月或1月,各河最小径流量月份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3%以下。
江西地下矿藏丰富,是中国矿产资源配套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储量居全国前三位的有铜、钨、银、钽、钪、铀、铷、铯、金、伴生硫、滑石、粉石英、硅灰石等。铜、钨、铀、钽、稀土、金、银被誉为江西的“七朵金花”。
江西地处粤闽高、中温热水带边缘,截止2008年7月8日,发现温泉百余处、热水钻孔20多处。最高温度达82℃(温泉)及88℃(钻孔)。以60℃以下的多,约占总数的86%左右。温泉总流量平均每秒718.6升,热水钻孔总自流量平均每秒151.4升。温泉分布以赣南和赣中南为最密,约占总数的62.7%,热水孔也多集中于该区,约占64%左右。
江西平均年降水深1600毫米,相应平均每年降水总量约2670亿立方米。河川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385亿立方米,折合平均径流深828毫米,径流总量居全国第七位,人均居全国第五位,按耕地平均居全国第六位。
地下水天然资源多年平均值为212亿立方米以上。年内分配为:丰水期123.8亿立方米,占全年的58%,多在4—7月间;平水期55.5亿立方米,占26%,多在3、8、9、10月间;枯水期34.1亿立方米,占16%,多在11、12月,以及次年1、2月间。其年际变化为:偏丰年(频率20%)282亿立方米,平水年(频率50%)217亿立方米,偏枯年(频率75%)150亿立方米,枯水年(频率95%)67亿立方米。
江西具有集中开采价值的地下水资源为68亿立方米/年。鄱阳湖平原最丰富,具集中开采价值的地下水在江西分布面积较小,仅2.7万平方千米。
江西滨江傍湖,水域宽广,水能理论蕴藏量682万千瓦以上。在华东地区六个省区中处于第二位。可开发的水力资源有610.89万千瓦,年发电量215.61亿度。其中25万千瓦以上大型水电站有万安、峡山、峡江3处,装机容量131.8万千瓦,年发电量45.55亿度。省内中小河流密布,广大农村蕴藏着相当丰富的小水电资源。
土壤与植被红壤和黄壤是江西最有代表性的地带性土壤。以红壤分布最广,总面积13966万亩,约占江西总面积的56%,根据红壤的发育程度和主要性状,大致可划分为红壤、红壤性土、黄红壤等类。
黄壤面积约2500万亩,约占江西总面积的10%,常与黄红壤和棕红壤交错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山山地中上部海拔700米至1200米之间。土体厚度不一,自然肥力一般较高,利于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
此外还有山地黄棕壤,而山地棕壤和山地草甸土面积则很小。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有紫色土,是重要旱作土壤,此外有冲积湖积性草甸土。石灰石土面积不大。耕作土壤以水稻土最为重要,面积约3000万亩,占江西耕地的80%左右。
江西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森林植物群落。有种子植物约4000余种,蕨类植物约470种,苔藓类植物约100种以上。低等植物中的大型真菌可达五百余种,有标本依据的就有300余种,其中可食用者有100多种。植物系统演化中各个阶段的代表植物江西均有分布,同时发现不少原始性状的古老植物,还有银杏等。
江西珍稀、濒危树种有110种,属于中国特有。其中60余种属中国亚热带特有,16种属中国江西特有。这些品种约占江西珍稀树种的73.3%。江西境内尚有不少古木大树。如庐山晋植“三宝树”、东林寺“六朝松”以及树龄逾千年的“植物三元老”之一的古银杏也保留有数十处;在婺源县篁岭保存有80多株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江西保留下来的古木大树有近40种。分属13科29属,分布点达95处。
江西已知野生脊椎动物1007种,其中,哺乳类105种,约占全国的21%;鸟类580种,约占全国的40%;爬行类77种,约占全国的20%;两栖类40种,约占全国的14%;鱼类205种,约占全国的5.9%。鄱阳湖是闻名世界的水鸟越冬地,每年到鄱阳湖越冬的候鸟多达60-70万只,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5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88种,越冬白鹤最高数量达4000余只,约占全球的98%。鄱阳湖长江江豚约450头,占整个长江江豚种群近一半。
2019年9月,江西确定白鹤为该省“省鸟”。
截至2022年末,江西省常住人口4527.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10.5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07%,比上年末提高0.6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32.5万人,出生率为7.19‰,比上年下降1.1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31.4万人,死亡率为6.94‰,上升0.2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0.25‰,下降1.38个千分点。
2023年末,江西省常住人口4515.0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9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50.3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13%,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9.5万人,比2022年减少3.0万人;死亡人口33.3万人,增加1.9万人。人口出生率6.52‰,比2022年下降0.6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36‰,上升0.4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0.84‰,下降1.09个千分点。
参考资料来源:
江西省共有38个民族,主体民族为汉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少数民族有回族、畲族、壮族、满族、苗族、瑶族、蒙古族、侗族、朝鲜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彝族、黎族、高山族、藏族、水族等37个。少数民族中畲族聚居;瑶族部分聚居;其他各少数民族均为散居性质。
2023年,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32200.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450.4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3706.5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16043.2亿元,增长3.6%。三次产业结构为7.6:42.6:49.8,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1%、48.7%和4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216元,增长4.1%。
2023年,江西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2%。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4.7%。
2024年上半年(1-6月),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15638.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67.0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6695.3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8175.7亿元,增长2.5%。
参考资料来源:
2023年,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5.9%。第一产业投资下降9.9%,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8.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6%。民间投资下降18.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1%。社会领域投资增长21.4%。
2023年,江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59.6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税收收入2021.8亿元,增长13.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00.6亿元,增长2.9%。
2023年,江西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42元,比上年增长5.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54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58元,增长7.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13,比上年缩小0.06。
2023年,江西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379元,比上年增长7.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733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421元,增长8.5%。全省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9%,其中城镇为31.1%,农村为33.3%。
2023年12月11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23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2023年江西省播种面积3774.3千公顷,总产量2198.3万吨,单位面积产量5824.4公斤/公顷。
西汉时,鄱阳湖平原和赣江、抚河沿岸谷地农垦逐步兴起,南昌、九江开始成为江西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
西晋末年,北方迁入鄱阳湖周围地区的人口渐增,带来了北方的先进耕作技术。至南朝时,江西已有大量粮食东运。安史之乱以后,省境不仅北部平原及南北通道沿线地区农业兴盛,而且东北、西北及中部丘陵区也广泛开发,粮食、茶、麻等作物有很大发展。
南宋及元初,省境陆续兴修了多处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在农业较发达地区,农作物生产开始萌发专门化过程,茶叶产地日增,婺源茶叶誉为绝品;朱橘、柑橘、金橘运销京师;
明、清时期,省境民屯普遍,水利工程又有更大发。明初垦荒面积曾达43万余公顷;
清末,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江西已有所发展的茶叶、粮食、烟叶、苎麻、蓝靛等的生产备受排挤减产。
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江西粮食产量较抗战前最高年产量减少60%,森林面积缩减30%,70%的油茶林面积及85%的茶园面积陷于荒芜。
江西省是中国江南以水稻为主的重要粮食产区之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0-70%。其中水稻常年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5-90%,稻谷总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95%。1957年以后双季稻面积不断扩大。小麦的分布以赣北为主,甘薯则以赣中、赣南最多,大豆则主产于鄱阳湖东岸、南岸及吉泰盆地。80年代以来,江西在鄱阳湖畔和吉泰盆地建设了一批商品粮基地县。
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在内的油料作物约占江西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70%,其中油菜籽占40%以上。油茶是省内主要的木本油料,面积约100万公顷,略少于湖南,居全国第2位。棉花主要产于赣北、赣中和赣东北3大棉区。江西是中国南方产蔗区之一。苎麻为江西具有全国意义和地方特色的传统经济作物。黄红麻以余江、金溪为主要产地。烤烟主要分布于赣南。茶园以赣东北及赣西北的修水流域一带最为集中。柑橘栽培集中于新干、清江,抚河流域和赣南三大片。
江西省是中国东南重要的木材、毛竹产地之一。全省活立木蓄积量达2.54亿立方米,竹材蓄积量为8.8亿株。森林以樟、楠、柏、栲、栎类等阔叶树居多,针叶树则有杉木、马尾松等。山地丘陵中还广泛分布有油茶、油桐、乌桕等多种经济林木。森林主要集中分布于三南、安寻、上犹江、遂川、幕阜山等11个林区。
江西省畜牧业以养猪和水禽较有基础。赣江、抚河流域及鄱阳湖区为全省养猪业较发达的地区。全省有乐平猪、玉山黑猪、赣州白猪、兴国茶园猪和滨湖黑猪等优良猪种及杂种猪。养牛业以黄牛较盛,多分布于丘陵山区,滨湖及河谷平原地区则以水牛为主。此外有山羊和地方家兔等。水禽主要有肉用大余和宜春麻鸭及玉山大白鹅等。泰和武山的“武山鸡”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江西省是中国淡水渔业重点省份之一。包括鄱阳湖在内的总水面达166.7万公顷,其中可供养殖的水面达26.7万公顷。省境长江沿岸一带水域,所产鱼苗除供全省养殖外,还运销国内许多省区。名贵鱼类有鲥鱼和婺源的荷包鲤、兴国的红鲤等。
2022年7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江西夏粮总产量23.4万吨,播种面积72.8千公顷。
2023年,江西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98.9亿元,比上年增长4.2%。粮食种植面积3774.3千公顷,下降0.05%。其中,稻谷种植面积3383.9千公顷,下降0.6%。油料种植面积808.2千公顷,增长9.6%。其中,油菜籽种植面积592.8千公顷,增长13.0%。蔬菜种植面积713.8千公顷,增长1.3%。棉花种植面积19.4千公顷,下降1.7%。甘蔗种植面积13.3千公顷,下降2.4%。
2023年,江西省粮食产量2198.3万吨,比上年增产2.2%。油料产量148.1万吨,增产7.8%。棉花产量2.2万吨,增产1.2%。烟叶产量2.9万吨,增产5.5%。茶叶产量7.9万吨,增产2.9%。园林水果产量583.9万吨,增产8.4%。
2023年,江西省猪牛羊禽肉产量367.6万吨,比上年增长2.5%。其中,猪肉产量257.4万吨,增长3.0%;牛肉产量17.8万吨,增长3.9%;羊肉产量3.2万吨,增长1.6%;禽肉产量89.2万吨,增长0.9%。禽蛋产量73.2万吨,增长7.1%。水产品产量296.7万吨,增长4.8%。年末生猪存栏1676.0万头,比上年末下降3.1%;全年生猪出栏3143.6万头,比上年增长2.6%。
2023年12月13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获悉,2023年江西粮食播种面积5661.4万亩、产量439.7亿斤,实现粮食总产量连续11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粮食主产区地位更加巩固。
从汉代开始,江西就是内地重要的造船基地。龙泉(今遂川)郭氏父女创龙泉码,为传统木材贸易作出重大贡献。“安史之乱”以后,江西境纺织、陶瓷以及银、铜、铁、铅等采冶业均有所发展。昌南(景德)镇瓷器则已名闻天下。南宋及元初,景德镇成为闻名全国的瓷都,渐为中国瓷器制造业中心之一。明初手工业以冶铁、炼铜铸币业著名;手工造纸遍布各地;制瓷业日趋发达,到明初官窑、民窑已近3000余座,年可产瓷器数十万件。
清末,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已有一定基础的纺织、造纸、瓷器等手工业遭严重打击。近代工业落后,唯煤矿和钨矿的开采略具规模。1898年萍乡煤矿大量开采,为便于煤炭外运,1905年修筑了萍(乡)株(洲)铁路,1908年又修筑了南浔铁路。省内丰富的钨矿资源亦深受帝国主义掠夺,从1917-1918年开始大规模土法开采赣南大庾、西华山一带钨矿,此后又扩及龙南、全南、崇义等县共30多个矿场,资源破坏严重。至1923年汉阳铁厂停办之后,萍乡煤矿产量大幅度下降。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江西工业破坏无遗。
20世纪50年代开始,江西省逐步形成门类较齐全、布局较合理的工业体系,建立了汽车、机械、电子、化工、冶金、建材、食品、纺织、医药等多门类工业体系,其中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制瓷等居全国前列,到了2019年,江西实现工业增加值8965.8亿元,比上年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34个行业大类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实现增长,重点监测的359种主要工业品中223种实现了不同程度增长,形成了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医药和农副食品五大重点行业。
江西省有色金属采冶工业发达,逐步形成了“南钨北铜”为主体的国家重要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在赣州已建有钨冶炼厂。上饶、临川、九江、鹰潭等地正建设成为赣北铜业基地。贵溪冶炼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炼铜企业。江西钢铁工业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主要以省内铁矿和煤炭为原料,新余所产锰铁产量约占全国一半。龙南县为中国南方重要稀土生产地。
萍乡煤矿是开采历史较长、产量最大的老矿区,丰城煤矿为省内第2大煤矿,系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建的现代化煤矿。
南昌为中国飞机制造基地之一;南昌、临川、上饶等地兴建了汽车制造工业;瑞昌、九江、湖口崛起为重要船舶工业基地。此外有拖拉机、柴油机、电机、机床、矿山机械制造、精密光学仪器和仪表制造。电子工业是省内新兴工业,20世纪80年代初期已遍及全省,以南昌、景德镇、吉安等地为著。
江西省制瓷工业历史悠久,瓷都景德镇历来是中国的瓷器生产中心。1949年以来,瓷器生产逐步机械化,产品分色釉瓷、彩绘瓷、刁镶瓷3大类,并恢复了金星绿、匀红、霁红等产品的制造。
江西省轻工业以纺织、造纸、制糖等为重要。纺织工业以棉纺织工业为主,主要分布于九江、南昌、抚州3市;麻纺织和丝绸工业则以南昌为重点;化纤纺织工业以南昌和乐平为主。造纸工业以南昌、赣州、吉安为基础。制糖工业集中于赣南甘蔗产区的南康、赣县。
化学工业为江西省新兴工业部门。九江已成为省内新兴的石油化工基地;南昌、新余以化肥生产为主;此外,还有九江、新干的制碱;南昌、鹰潭、德安的橡胶;南昌、于都、瑞金等地的塑料等。
2023年,江西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1180.7亿元,比上年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9.6%,股份制企业增长6.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0.1%;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5.0%,制造业增长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行业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8.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7.1%,汽车制造业增长10.1%,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9.1%、10.0%,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28.1%、39.5%、31.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922.2亿元,比上年增长2.6%;实现利润总额2068.0亿元,下降13.0%;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8.54元,比上年增加1.18元。
2023年,江西省开发区投产工业企业18045家,比上年增加1228家。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增长9.7%,实现营业收入38122.1亿元,增长3.8%;实现利润总额1877.0亿元,下降12.5%。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开发区有6个。
2023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原煤219.4万吨,比上年增长11.4%。原油加工量766.5万吨,增长6.6%。发电量1671.0亿千瓦时,增长4.6%。
2023年,江西省建筑业增加值25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177家,比上年增加1238家。
“安史之乱”以后,江西境商业渐发达。唐代为发展对外贸易,再度开辟穿越大庾岭、南达广州的驿道,各国使臣也沿此路线利用长江水运辗转抵长安。南昌、九江成为商旅汇聚的繁荣都邑。明、清时期,除南昌、九江外,清江、吉安、临川、赣州等自明代起亦成为较大都邑。九江商业尤为繁盛,被列为中国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景德镇、樟树镇、河口镇、吴城镇号称江西四大镇。宋朝是中国古代经济繁盛的朝代,赣州在当时是全国36座名城之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58年九江辟为商埠,1861年正式开埠通商。尤当长江航运兴起后,九江成为江西最大物资集散中心。
2023年,江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59.8亿元,比上年增长6.3%。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475.1亿元,增长6.1%,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6758.8亿元,增长4.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2184.6亿元,增长7.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2126.0亿元,增长5.2%;餐饮收入1533.7亿元,增长15.9%。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999.4亿元,增长2.2%。网上零售额3107.6亿元,增长13.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734.5亿元,增长11.8%。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4%,饮料类增长2.6%,烟酒类增长1.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6.0%,化妆品类下降37.4%,金银珠宝类下降5.7%,日用品类增长3.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3.3%,中西药品类增长3.2%,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8.5%,家具类增长6.2%,通讯器材类增长6.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0%,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5.9%,汽车类下降6.6%。
2023年,江西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697.7亿元,比上年下降10.2%。其中,出口值3928.5亿元,下降17.3%;进口值1769.2亿元,增长11.1%。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727.7亿元,占比47.9%,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2023年,江西省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01家,比上年减少268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2.8亿美元,下降41.1%。利用省外项目实际进资10896.7亿元,增长4.5%。
2023年,江西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043.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080.92亿元,增长5.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95.1亿元,增长8.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51.2亿元,增长13.4%;金融业增加值2170.2亿元,增长4.7%;房地产业增加值1955.4亿元,下降4.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789.3亿元,增长12.9%。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373.5亿元,比上年增长6.6%;利润总额269.7亿元,增长26.5%。
2023年,江西省货物运输总量209408.1万吨,比上年增长6.3%;货物运输周转量5344.8亿吨公里, 增长4.4%。九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亿吨,增长11.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7.4万标准箱,增长13.6%。南昌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550.9万吨,增长61.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3万标准箱,增长5.5%。
2023年,江西省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完成邮政函件业务730.7万件,增长3.5%;包裹业务81.1万件,增长119.9%。快递业务量22.8亿件,增长25.1%;快递业务收入186.8亿元,增长15.5%。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年末移动通信基站数34.6万个,其中,5G基站10.6万个,占比30.6%。移动电话用户4814.9万户,增长2.6%,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06.6部/百人。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有2281.9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数比重为47.4%,提高13.3个百分点。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091.3万户,增长6.8%。其中,千兆宽带用户有536.2万户,增长75.0%。
2023年,江西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7.1%,其中住宅投资下降5.7%;办公楼投资增长5.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23.1%。商品房销售面积3432.9万平方米,下降20.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911.1万平方米,下降21.6%。商品房销售额2482.4亿元,下降20.6%,其中住宅销售额2100.7亿元,下降21.2%。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50.6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5.2%,其中住宅待售面积372.0万平方米,下降0.4%。
2023年,江西省旅游接待总人数8182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9%;旅游总收入9668.0亿元,增长67.9%。
2023年末,江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8037.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8049.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0%。
2023年末,江西省境内证券市场共有上市公司88家。辖区内证券公司2家,分公司58家,证券营业部292家;期货公司1家,分公司12家,期货营业部21家。
2023年,江西省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007.7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27.5亿元,寿险保费收入486.7亿元,健康险保费收入174.8亿元,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18.7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11.5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218.1亿元,寿险赔付85.8亿元,健康险赔付99.9亿元,人身意外伤害险赔付7.6亿元。
北宋德兴张潜著《浸铜要略》,其后胆水浸铜技术大规模用于生产,成为冶金史和化学史上的一大发明。江西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发现的距今1.2万年前的栽培水稻植硅石。元代广丰县尹王祯著《王祯农书》37卷。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成为中国科学史的巨匠。清代建昌(今永修)雷氏世代为皇家建筑设计师。婺源齐彦槐为著名天文学家。
江西省科学院是直属于江西省人民政府唯一的综合型自然科学研究开发机构。
2023年,江西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预计为1.8%。年末共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3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5个。全年授权专利6.0万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1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7290项,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1604.7亿元。
2023年,江西省累计获省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机构2104个。其中,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0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47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68.9万台(件)。获得CCC认证证书的企业775家,获得CCC认证证书6097张。发放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2.0万张,发放省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973张。测绘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4592幅,测绘基准成果695点,遥感影像成果3234.4万平方公里。
2023年10月20日,《江西省算力白皮书(2022年)》发布。白皮书显示,江西算力规模约为3600PFlops,全国占比约为2.57%,算力规模全国排名第12位。
2023年末,江西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含普通、职业本专科)109所,普通高中568所,中等职业学校272所,初中阶段学校2249所,小学5830所。民办学校6665所。特殊教育在校生3.8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32.4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3.9%,普通高考录取率为78.1%。
截至2024年6月20日,江西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1所,成人高等学校4所。
2023年末,江西省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81个,文化馆116个,公共图书馆114个,博物馆201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96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583.2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536.6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全年出版各类报纸62种、期刊165种、图书11186种,出版各类报纸51797万份、期刊6542万册、图书34673万册。
2021年12月31日,江西省等7个省份首批获准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2023年末,江西省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4012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74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0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8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6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05个。卫生机构人员43.7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5.8万人。注册护士16.8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1.4万张。
2023年末,江西省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有145个,省级青少年俱乐部有61个。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5个。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5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37所,省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48个。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共获得83枚金牌、75枚银牌和109枚铜牌。
2023年末,江西省城镇新增就业46.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1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5.7万人。
2023年末,江西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3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51.5万人,减少129.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27.4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42.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85.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02.6万人,增加45.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7.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93.4万人,增加35.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12.3万人,增加8.4万人。城市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4万人,农村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7.4万人,农村居民纳入特困供养人数12.7万人,全年临时救助18.2万人次。
2022年末,江西省共有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964个,床位19.1万张,其中养老床位18.7万张。收养人数9.2万人。社区综合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2.2万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171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1.0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9.9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17.3亿元。
在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认定为完成年度计划、减贫成效显著、综合评价好,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奖励。2020年4月26日,江西宣布贫困县“清零”。
2022年,全省PM2.5年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6.2%,再创历史最优。长江干流江西段连续5年、赣江干流连续2年达到Ⅱ类水质,设区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
2022年,江西省完成人工造林101.2万亩,退化林修复(低产低效林改造)173.1万亩。完成油茶生产任务154.4万亩。新增森林药材种植面积29.4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53.1平方千米。
2022年,江西省全省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9%,平均浓度达国家二级标准。全年优良天数比例为92.1%,比上年下降4.0个百分点。
2022年,江西省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93.6%,Ⅴ类比例为0.3%,劣Ⅴ类水质比例为0%。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6.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023年6月1日起,江西省婚姻登记实行“跨省通办”,不用返回原籍,可以就地办理。
2023年6月20日11时至23日16时,江西省降雨灾害过程已造成南昌市、萍乡市、九江市、新余市、鹰潭市、赣州市、吉安市、抚州市、上饶市、宜春市10个设区市54个县(市、区、含功能区)18.0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17亿元。
截至2024年8月,江西省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已突破22.5万公里,线网密度居全国第五。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原南昌铁路局)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管理的18个铁路局之一,管辖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全部铁路和部分湖北省的铁路,全省以京九铁路、浙赣铁路、皖赣铁路、鹰厦铁路、铜九铁路、武九铁路6条铁路为骨干,另有横南铁路、向乐铁路、分文铁路、弋樟铁路、张塘铁路、张建铁路、新泰铁路、吉衡铁路、合九铁路等众多支线。截至2022年末,江西省铁路营业里程4822千米。
省域范围内有昌福铁路、衢九铁路、赣瑞龙铁路等时速达200千米的快速铁路。
有合福高速铁路、沪昆高速铁路、京港高速铁路、武九高速铁路、赣深高速铁路、杭昌高速铁路、昌九城际铁路等高速铁路。
江西境内有沪昆高速公路、昌九高速公路、杭瑞高速、梨温高速公路、昌金高速公路、昌赣高速公路、赣粤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大广高速、济广高速、厦蓉高速、大广高速、泉南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萍莲高速公路、九江绕城高速公路、沪瑞高速公路等上百条高速公路。
此外,省内有几十条国道,分别是东西向的316国道、319国道、320国道、323国道和南北向的105国道、206国道,其中105国道和206国道双双纵贯江西,另有351国道、530国道、531国道、532国道、220国道、322国道、238国道、236国道、319国道、357国道、535国道等等。
江西高速公路十分发达,位居全国第9位,全省境内线路密集,纵横交错,通车里程达6120千米,已实现县县通高速,打通28个出省通道,“四纵六横八射十七联”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形成了“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高速路网格局。
2023年末,江西省公路通车里程21.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742公里。铁路营业里程5023.8公里。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803.1万辆,比上年增长5.5%;民用轿车保有量470.3万辆,增长6.5%,其中私人轿车454.7万辆,增长6.4%。
江西民用航空运输形成了一个以南昌为核心,赣州、上饶、九江、井冈山、景德镇、宜春等城市连接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航空运输网,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赣州黄金机场是中国及国际客运及货运的航空枢纽,江西还有井冈山、上饶、景德镇、宜春、九江、瑞金等民航机场。
2019年,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1363.7万人次、增长0.8%。
江西水路运输发达,南昌、九江为重要内河港口,九江港是江西省第一大港口、长江十大港口之一,水运干线形成以赣江和信江为两纵,长江和昌江为两横的格局,通航里程4937千米,还有抚河、饶河、修河、潦河、袁河、锦江等重要水系,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2019年,南昌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826.6万吨,增长32.7%,较上年扩大44.8个百分点;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9万标准箱,下降2.2%。九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333.4万吨,增长5.5%,较上年扩大5.8个百分点;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2.1万标准箱,增长21.4%。
截至2021年末,江西省开通南昌地铁,该线运营线路4条,分别是1号线、2号线、3号线和4号线,运营车站70座,运营线路总长128.6千米,均采用地铁制式,在建里程总长38.2千米。
江西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赣”。
在明代及清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江西的简称都是“江”,有时与通名“省”连用称为“江省”,有时与浙江连称为“江浙”,但到了19世纪70年代,由于电报的出现,人们出于表达简洁的需求,“赣”与“江”一样,开始成为江西全省的简称,“赣”成为江西简称后,一度与“江”并行,因江苏同样简称“江”,加之清末设置的“黑龙江省”也简称江,为避免与江苏和黑龙江的简称混淆,江西的简称“江”渐渐被舍弃。民国时期,“赣”最终取代“江”成为全省的简称。
江西是古代书院的起源地,唐代德安义门东佳书院和高安桂岩书院是中国设立最早的书院之一。宋代白鹿洞书院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华林书院延四方讲席,鹅湖书院首创学术自由争辩之风,白鹭洲书院以人才辈出、延续办学800年而著称。
在明代1239所书院中,江西地区就有238所,占五分之一。据清光绪《江西通志·书院》记载,江西书院达526所。有学者根据其他各种史籍、志书、笔记、碑刻统计,认为江西古代书院足有千余所之多,迄今保存较完整的仍有85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
明初形成的弋阳腔是南戏高腔源头,演变成京剧、川剧等40多种戏曲。明代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代表中国古典戏剧最高水平,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清代蒋士铨称乾隆间第一曲家。江西因盛产茶叶在清中期逐渐形成的采茶戏。
民间戏曲种类丰富,有号子、渔歌、山歌、小调、灯歌等,以兴国山歌最为著名。
景德镇的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色闻名中外,中国的英文名“CHINA”就源于国外对中国瓷器的认识。
1.樟树四特酒,周恩来总理赞誉为“清、香、醇、纯”,四特酒由此而得名。
2.进贤李渡酒酒体具有“色泽清亮,味甘醇厚,香雅馥郁,回味悠长”之特色。
江西为中国产茶大省,境内较知名的有:
2.遂川狗牯脑茶,曾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3.铅山河红茶为国内最著名之红茶,且为华夏首次问世之华茶,被称为红茶鼻祖,西方人奉为名茶,并誉为“茶中皇后”。
4.上饶白眉,外形壮实,条索匀直,白毫满披,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鲜浓,汤色明亮,叶底嫩绿,为绿茶珍品。上饶白眉曾获上海茶博会金奖。
5.修水宁红茶,外形紧结,苗锋修长,色泽乌润,汤色红亮,甜香高长,滋味甜醇,叶底浅红。
6.井冈翠绿,秀丽多毫,翠绿均润,鲜爽醇厚,嫩香持久,汤色清澈明亮,被誉为“中国茶中珍品”。
7.婺源所产“婺绿”被誉为“绝品”。
8.三清山白茶产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地区,该茶是绿茶中变异的珍稀茶种。
江西水果以赣南脐橙、南丰蜜橘、广丰马家柚、上饶早梨、遂川金桔、南康甜柚等为名贵地方品种。列入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种有9件。
截至2024年,现有世界遗产地5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1处、世界自然遗产3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地质公园3处,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处;其中,国家5A级景区14处,国家4A级景区213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家(截至2024年6月),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1个、重点镇6个,省5A级乡村旅游点37个、4A级乡村旅游点210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乡)9个(截至2023年3月);11个设区市“国家森林城市”全覆盖。江西已有20个县成功创建或获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另外建设省级森林城市75个,建设乡村森林公园试点204个,建设乡村风景林示范点660个(2021年2月数据)。2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020年4月数据);全省已建各级自然保护区190处,总面积约109.8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5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8处,市、县级自然保护区136处(2022年5月数据);森林公园182处,总面积53.13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0处,省级森林公园120处,市县级森林公园12处(2022年5月数据);全省共有湿地公园99处,总面积15.05万公顷。其中,国家湿地公园39处,省级湿地公园60处(2022年5月数据);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4年4月数据),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28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0处,全省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202家,其中,国家级博物馆从20家增至61家,数量居全国第6位(2024年5月数据)。
2019年,江西省共接待国内旅游者79078.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9596.7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97.2万人次,际旅游外汇收入8.7亿美元。2023年,江西省累计接待游客超过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近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8%,基本恢复到2019年水平。
1.自唐至清,江西考中进士1.05万人,占全国10.67%,其中状元48人。宋代多有一门数进士的情形,如王安石、曾巩、刘恕、孔文仲等一门三进士;洪迈一门四进士;婺源潘钰及子孙“一门十进士”;乐安流坑董氏家族一门同科五进士,时号“五桂”。铅山更有“隔河两宰相,百里三状元,一门九进士”之说。明代常常是一科包揽一甲(状元、榜眼、探花),或是占据前十名的大多数。建文二年(1400)庚辰科一甲进士和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前七名进士均为吉安人,连续二科的三鼎甲均被吉安一府夺得,在中国科举史上空前绝后。江西人任宰相28位、副宰相62位,二十四史立传者500余人。明代有“朝士半江西”的说法,从解缙、胡广、杨士奇到费宏、夏言、赵汝愚、严嵩,出任宰辅者达18人。
2.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黄庭坚创立江西诗派;杨万里创造诚斋诗体;王安石创半山体;“元诗四大家”,江西虞集、范梈、揭傒斯占其三。《全宋词》收入江西词家174人,占全书作者12%;“宋词四大开祖”,晏殊、晏几道父子居其二,晏殊更有“北宋倚声家初祖”之誉;姜夔创立格律词派,或称骚雅词派,与辛弃疾豪放派齐名。辛弃疾南渡,客居上饶二十余载,80%的词创作于此。以文而言,唐宋八大家江西有三家,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刘攽、刘恕协助司马光撰修《资治通鉴》,任副主编;魏禧为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
3.南宋洪皓出使金国,被拘十五年,不忘故土,被称“宋之苏武”。宋末元初,江万里全家投“止水”拒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身殉国;谢枋得一门忠烈,毁家纾难,谥号“文节”。明清之际,八大山人朱耷、易堂九子、髻山七隐、程山七子等隐居避世。
4.明代汤显祖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清代蒋士铨称乾隆间第一曲家。传说居住在南昌近郊洪崖丹井的黄帝音乐大臣伶伦是音乐创始人,唐代永新县有大唐歌妃许合子。姜夔、周德清、燕公楠、朱权、魏良辅等的音乐理论被音乐界视为“圣典”。江永所著《古韵标准》定古韵为十三部。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中国国音之鼻祖”。南唐董源、巨然首创宗画派。宋代扬无咎墨梅在绘画史上影响深远。明末清初朱耷为绘画大师。书法以黄庭坚为最,与苏轼、蔡襄、米芾并称“宋四家”。
5、朱熹,世尊称“朱子”,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陆九渊,“心学”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
2014年,江西省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
2015年1月,列入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省。
2017年10月,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2020年4月6日,国务院同意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12月31日,获准建设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2022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示为“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拟激励省”名单。
2022年8月,入选全国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