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1 18:15
距罗马遥远的巴勒斯坦地区,位于东起波斯湾,西至埃及边境的“新月形沃壤”西南端,历史上经历了兵燹劫掠的遭遇。从公元前20世纪,它就先后遭受亚摩利人、喜克索人和埃及人的占领、蹂躏。公元前15世纪,希伯来人(原意是“从大河那边过来的人”,后来指以色列人,即:通称的犹太民族)开始进入这块“迦南美地”,并同迦南土著和腓尼基人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公元前13世纪,埃及人重新征服了这一地区,但其统治后来又被北方来的一个新民族非利士人所推翻,埃及帝国旋即灭亡。公元前8世纪起,亚述、巴比伦、波斯人相继入主迦南,使当地犹太民族一次一次地遭到打击和压迫。到公元前3世纪,这一地区又经希腊帝国的统治。最后于公元前1世纪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犹太人对千百年的异族统治,进行了连续不断的起义和反抗。例如公元66年,罗马总督野蛮地劫掠犹太人奉为神圣的耶路撒冷神殿及其宝库,遭到了犹太人的起义反抗,坚持达4年之久。公元70年罗马统治者对耶路撒冷的起义者和居民进行了血腥的报复和镇压,居民成为奴隶的达7万人之多。有些民族领袖由于斗争失败感到无能为力,就把希望寄托于宗教。盼望救主降临来拯救自己。这种盼望清楚地记载在犹太民族的宗教经典:律法书和先知书中。
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反抗罗马的外来统治中,由于经济、社会也位以及对罗马统治者的政治态度不同而逐渐形成了几个宗教 -- 政治集团,其中最重要的有:(1)撒都该派(the Sadducies),由祭司、贵族和富商组成,遵奉《律法书》(Torah),但屈从于罗马的统治;(2)法利赛派 由文士和律法师为主体而组成,遵奉成文律法和口传律法,以严守犹太教传统相标榜,强调与异教、异族隔离,对罗马既不明显合作又不公然对抗;(3)奋锐党(The Zealots),亦译吉拉德派或狂热派,由下层反抗分子组成,反对外族侵略者和依附他们的犹太当权者;(4)艾赛尼派(the Essenes),亦译“敬虔派”,曾积极参加反罗马斗争,组成患难相助、有无相通的共同生活社团,严守教规,寄望弥赛亚来临以解脱尘世苦难。据《圣经》记载,耶稣对撒都该和法利赛派持严厉的批判态度,他已门徒中有1人属奋锐党,现代不少学者通过对《死海古卷》的研究,认为原始基督教的部分信徒和艾赛尼源的“库姆兰社团”极为相似。基督教可能脱胎于艾赛尼派。
犹太人作为东方的一个民族,具有东方人的心理和文化特点,所以基督教创始时也带有鲜明的东方色彩。以犹太民族为主体,基督教还吸收了东方一些其他民族的思想.习俗和文化。犹太民族长期遭受异族统治,并和异民族杂居在一起,很自然地要接触许多外来文化,通过这种接触和交流,促使犹太教的一神论、末世论、魔鬼论等宗教信仰日益发展,这些信仰后来明显地反映在基督教的教义和崇拜仪式中。我们从下面几个例子中可以看到基督教研爱的东方神秘宗教影响,(1)起源小亚细亚的母神崇拜,每年春分为纪念阿提斯神(Attis)死而复活的节期,到时候由祭司取血献祭; (2)埃及的伊西斯 -- 奥西里斯神崇拜中流传着圣母哺育圣婴的形象,这种崇拜强调重生的意义和对来生的希望;(3)起源于波斯的密特拉教,信奉万物创造者和万物之父的太阳神密特拉,密特拉诞辰为冬至后的12月25日,举行宗教宴筵时使用面包和酒,用血作洗礼,等等。 这些礼仪和节期后来明显地为基督教所吸收。
19世纪德国研究基督教的大卫.弗.斯特劳斯曾指出:“毫无疑问,基督教是在犹太教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但这乃是在这块士壤已经被外来成分所渗透和饱和之后”。我们不妨这样说。如果在基督教的起源和最初形成期中,不是已经有西方和东方,有希腊罗马精神和犹太精神共同参与其中,它就决不会成为西方和东方的共同宗教,特别是后来成了西方特有的宗教。 所以,希腊.罗马文化对基督教的最后形成,所起的作用不容低估。就哲学思潮来说,当时对基督教影响较著者,有强调理念论、神秘经验和灵魂不灭的柏拉图主义,以及鼓吹人类一体; 天人谐和,同受一位主宰支配,提倡恬淡寡欲、节制有度的宗教道德的斯多噶主义。犹太哲学家斐洛(约前20年 -- 约公元42年)还将这两种思想同犹太教教义融为一炉,一方面力图找出希腊哲学思想在犹太教圣经中的根据;另一方面则用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道”,Logos)作为解释上帝本身及其与世界、人类关系的基本概念。
罗马人注重实际的性格以及他们的法制观念、权利和义务思想,对基督教伦理的发展,教会体制的形成,都有深远的影响。当时罗马帝国形成了以西塞罗为代表的折衷主义思潮,流风所及, 初期教会不仅向往彼岸世界和来生的福乐,也注意此岸世界的行为和今生的遭遇。基督教既继承犹太教传统中某些合理部分,并吸收其他外来文化中的因素,在世界的环境中加强了世界化的倾向,这些都得归功于罗马文化的贡献。
总之,我们可以用国外的一位学者所说的话来概括基督诞生时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那时的世界,政治是罗马的,文化是希腊的,社会是异教的,宗教是希腊化东方的。”
研究基督教起源的人,总是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历史上的耶稣是否实有其人?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不可能当下就加以回答,下面只想归纳一下前人看法,供读者思考。
否认耶稣实有其人的学者大约持有下列几种观点: (1)认为耶稣只是基督教神话中的偶像;(2)耶稣是错误传说中的人物;(3)基督教中的耶稣实际上是历史上同名者的捏合杂揉; (4)在同时代的历史著作和考古发掘中找不到充分的根据;另外,教会中同样有一部分人否认耶稣有血肉之躯,他们认为耶稣基督是神,作为历史上有血有肉的人的耶稣只是一种“幻影”,或者说是人的幻像。
主张耶稣实有其人的既有护教人士,也有非基督徒的学者, 各种看法之间往往大相径庭,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1)全盘接受圣经的记载, 维护教会传统,认为耶稣就是道成肉体的基督;(2)耶稣是当时犹太人“叛乱的首领”;(3)耶稣是一场革命运动的领导人;(4)耶稣是个大骗子; (5)耶稣是至死不悟的预言家;(6)耶稣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后来的人们将他神化了。学术界对圣经中“拿撒勒人耶稣”这个名称展开过讨论。《新约》头5卷称耶稣为“拿撒勒人(Nazarene)或”拿佐拉派。(Nazoraean);而在犹太教文献中,耶稣及其门徒被称作“拿撒利姆”(Notarim)。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词都与加利利一个叫做“拿撒勒”(Nazareth)的城市有关,但也有少数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在《旧约》中找不到这个拿撒勒城的名字,可能它是一个小村庄名字。近人罗伯逊(Archibald Robertson)引述4世纪约有关献后指出:公元前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耶稣的信徒们被称为拿佐拉派。但是这个称号并不是源于拿撒勒的村名,却是源于希伯来语Natzar一词,原是'守'的意思 即指守秘密者或严守犹太律法者。 国内也有人认为基督教是由上述拿撒勒派发展而来。 似乎更多的学者坚持拿撒勒派是基督教中的一个派别的观点,认为该派出现的时间应为1、2世纪。
希伯来文Jeshua(耶书亚)。Jehoshua (约书亚耶稣弥赛亚马太福音》第1章第21节的解释,所以不能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圣经》中记载耶稣生平事迹寥寥无几,童年的事几乎末提到,只在《路加福音》第2章讲到他12岁时跟父母去耶路撒冷犹太人
综合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耶稣生平有下列几点我们可加以肯定: 1. 耶稣是犹太人; 2.生活在公元1世纪初; 3. 30岁左右在加利利和犹太各地传教; 4. 曾收12个人为大弟子; 5. 遭到犹太教十字架。
(一)外邦人的使徒
根据近代圣经考据学者对《新约》圣经的研究,表明公元1世纪30-40年代,即相传耶稣死后的10多年内,他的门徒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建立了初期教会,有些人过着互通有无时共同生活,并且遵守犹太教规,参加犹太教圣殿的崇拜。领袖人物是大使徒彼得和耶稣的表弟(或说亲弟弟)雅各。他们确信耶稣就是弥赛亚,虽然被杀,但已复活、升天,不久会再临人间。因此,他们受到其他犹太教徒的反对和迫害,首先殉道的是位叫司提反的基督徒。此后,他们向巴勒斯坦其他城市和农村分散。30年代后期一位正统犹太教徒扫罗,在迫害基督徒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奇遇后即皈依基督教,并开始积极宣扬基督教义。扫罗后更名为保罗
保罗在传教过程中表现他的独特的神学思想。《新约宗教礼仪民族宗教及其共有仪式,毫无差别地对待一切民族,它本身就成了第一个可行的世界宗教
(二)早期教会的信仰特点
早期教会的历史情况,我们可以从《使徒行传》, 犹太教文献和罗马帝国的一些史籍中略见端倪。耶稣宣道基督教教义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
初期教会的信仰有着如下的特点:(1)相信耶稣不仅是基督,而且是复活的救世主; (2)圣灵带有一种神圣的能力; (3)基督很快就会再来。 我国学者则认为当时初期教会信仰中另外还有两个神学观念后来也得到重视和发展,这就是千禧年和善恶是非问题。
自从基督教传到更广阔的天地,罗马帝国对它的迫害也接踵而来。在多达10次的迫害中,较重大的两次发生在尼禄(Nero)和多米提安耶稣的使徒们都已作古,这些使徒们的一些学生及其后继者日后称为教父。
(三) 古代公教会的形成
这时,基督敬在罗马帝国境内尚处于非法地位,但仍可以购置教产,进行传教活动。尽管在某些地区偶尔也发生迫害基督教信徒的事,迫害尚未构成帝国的既定政策。帝国后来出现的几次全国性迫害都发生在第3世纪。
基督教向帝国各地区的渗透,也使得有钱人和知识分子信徒增多,有些教会开始拥有较多的财富,教会上层的阶级成分因而发生变化。120-220年间,教会中出现了一些后被称为“护教士”(apologists)的知识分子和哲学家,他们从抗议和谴责对其督教的迫害进而问皇帝和知识界申诉说明基督教信仰及礼仪的“合理”性,表明基督教对帝国“无害”,企图消除反教者的误解,博取“宽容”和“同情”。这些护教士用逻各斯的概念来解释基督的神性,使之与一神论的信仰统一起来。后来有些自称维护正统信仰,起而反驳所谓“异端”的教会领袖,也被史学家称为“护教士”,然而这些护教士的矛头所向已不足帝国当局而是教内的“异端”了。
其实,这时教义方面还未有规范化的统一标准,各种观点并存,其中有些被占优势的派别斥为“异端”,较突出的的有下列四派:
2. 幻影派(Docetists)否认基督的人生,认为肉体的耶稣只不过是个幻影,耶稣在十字架上受害也是给人的一种幻觉。
3. 灵智派,即基督教诺斯替派(ChristianGnostics)。根据诺斯神教的善恶二元论道成肉身马西昂派(Marcionites)。
4. 孟他奴派(Montanists)。强调圣灵直接启示,宣扬末日已近, 基督即将来临,千年王国即将实现,反对教会走问世俗化的倾向。
神学上各种见解、观点的碰撞,也促进了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和体系化;同时教会觉得有必要从流行的文献中造出一部分以确认其权威性,藉以防止混乱。但《新约》圣经正典信经
这一时其护教士中的殉道者查斯丁(Justin Martyr,约l00 --约165),德尔图良(Tertullian,约160 -- 约225),奥利金(Origen l85-- 254)等人,在“扬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吸收了当时的文化成果。使之充实基督教的神学思想。这点在日后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例如有人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基督教哲学,远胜于10页奥古斯丁
(四)基督教的国教化
3世纪末基督教已成为一支相当显著的社会力量。尽管教会的基本群众仍多属中下层平民和奴隶,领导成员的成分却在逐渐上层化。几次大规模的迫害过后,帝国统治阶级见基督教非但末被消灭,反而更加壮大,因此开始改变手法,对基督教进行安抚、拉拢,目的当然仍是为了巩固其摇摇欲坠的统治。
公元313年2月,罗马帝国西部皇帝君士坦丁和战败的东部皇帝李锡尼在米兰达成协议,结束对基督散的迫害,联名发表“宽容敕令”(史称“米兰敕令” ),宣布帝国境内所有宗教同事自由,不受歧视。从此基督教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宗教。君士坦丁战胜李锡尼,并一步扶植、利用基督教,于325年在帝国东部尼西亚召开了基督教“普世主教会议”,史称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世俗政权直接插手干预教会内部事务和教义,即由此开端。到787年的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为止,罗马皇帝在帝国东部共召开了7次“普世主教会议”。东部教会此后的发展历史,便同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和宫廷斗争交织在一起。392年,狄奥多西一世正式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在西部,476年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王克罗维仿效君士坦丁,于496年饭依基管教,将教会作为其扩张政治势力的工具。
由于政治区划,语言、文化传统等差异,事实上罗马帝国全境一直分作东西两个部分。基督教从3世纪也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派。西派传播于高卢、意大利到北非迦太基一线和以西地区,通用拉丁语,故亦称拉丁教会,中心在罗马。东派教会通用希腊语,也称希腊教会,开始以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耶路撒冷等地为中心,散布在马其顿、希腊半岛至埃及一线和以东地区。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设东都于拜占庭,改名君士坦丁堡东西教会大分裂的种子。 '
君士坦丁堡信经哥特人和汪达尔人地区;(2)阿波利拿里派(Atpollinarians),流行于叙利亚一带; (3)聂斯脱利派 (Nestorians),被逐至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7世纪时经由波斯传入中国内地,称为景教。此外被斥为异端的还有优迪克派(后来发展成一性论派)和一志论派,先后被排挤到叙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地。
帝国西部则于4 - 5世纪间常受北方异族的侵扰。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罗马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5世纪中叶,罗马主教利奥一世向入侵的匈奴王阿提拉媾和,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于是强调罗马主教是使徒彼得的继承人,应位居众主教之首, 为后世确立教皇制提出了理论依据。6世纪末,格列高利一世任罗马主教时。恰逢伦巴德人侵扰意大利,他因而在罗马城建立政教合一的“统治”并扩大其统辖范围,提高了罗马主教的权威。至此,东西教会剑拔弩张的对峙之势,已成定局。
东西教会在神学思想上见地也不甚相同。东部受希腊哲学影响,较重视三一论和基督论 等玄学倾向很重的神学论争;西部则受罗马法学传;统的薰陶,主要争论人的罪、自由意志和教会的性质等神学问题。拉丁教父希波主教奥古斯丁原罪论恩宠论预定论,影响了后来西方正统派神学忏悔录》对后来西方文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他的《论上帝之城》则更是中世纪西欧教会教权至上论的一种理论依据。这时期另一拉丁教父哲罗姆
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的划分并不一致,主要的分歧是下限定在何处。 研究教会史的人一般把中世纪的范围定在6 -- 15世纪,其中1I前半部分(6 - 10世纪)通称“黑暗时期”,后半部(11 -- 15世纪)则称“经院时期”。
1. 东西方教会分裂
6世纪上半叶,查十丁尼一世登东罗马帝国皇位,自封为教会元首的,直接干预教会审订教义和人事组织事务,使教会依附于国家政权。这样转而避免了西部教会与世俗统治者甚间政教激烈争权的局面。但东部教会因有皇帝撑腰,不承认罗马教里为教会最高首领,双方争夺霸权,互相轩轾,东西教会裂痕渐深。9世纪后半叶,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佛提乌(Photius,858 - 867, 877 - 886在位)与罗马教皇尼古拉一世(858 - 867在位)互相绝罚利奥九世大动肝火,最后各将对方开除教籍了事。东西方教会因而正式分裂。此后,西部教会自称公教(即天主教);东派教会
关于东部教会。还有一事值得在此一提。9世纪起君士坦丁堡教会开始向东欧和北方传教,并将《圣经》译成斯拉夫语。988年基辅罗斯公国大公弗拉基米尔(956-1015)皈依基督教,宣布东正教为国教。13世纪初,罗马教至英诺森三世发动第四次十字军,12O4年攻陷君士埋了堡,册封威尼斯人奠洛西尼(Morosini)为君士坦丁堡首任拉丁宗主教。使东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权力受挫,也使东西方教会矛盾达到顶点。1453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圈征服拜占庭后,俄罗斯正教会在东正教的地位逐渐上升,企图由莫斯科来取代昔日的君士坦丁堡
2.教皇权势的兴衰
西欧长达一千多年的封建时期中,教权与皇权的互相利用和斗争,对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矮子丕平丕平献土教皇国利奥三世为报答丕平之子查理曼查理曼帝国
格列高利七世同德里亨利四世主教叙任权之争英诺森三世在位时,教廷权势盛极一时,但当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同法王腓力四世斗争失败后,教皇权威又急剧下降,有一落千丈之势。1309年教廷被迫迁往法国边境的阿维尼翁教皇国阿维尼翁之囚
德意志、意大利、英国、波兰、波希米亚、丹麦、瑞典等国拥护罗马教皇,法国、西班牙、苏格兰和西西里、撒丁尼亚则承认阿维尼翁教皇,各地教会基本上视世俗政权的态度行事。后经法王查理六世和巴黎大学倡议,罗马和阿维尼翁的红衣主教团1409年在比萨开会,同时废翻这两位教皇,另选出新教皇亚历山大五世,结果反而形成三个教皇鼎足而立的局面。141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孟会同巴黎大学教会法学者和若干红衣主教,迫使亚历山大的继任者约翰二十三世在德国南部康斯坦茨召开公会议,结果三位教皇中一位被迫引退,两位被废黜,由选举团选出新教皇马丁五世驻罗马。至此,延续几十年的天主教会大分裂始告结束。 然而教皇的威信早已今非昔比了。
西部教会教皇之间,教皇同世俗政权之间的争权夺利,加强了当时各国人民的苦难。一些有识之士如但丁、奥卡姆纷纷起来批判关于教皇统治权的理论,否定教权凌驾于政权之上的权威性。这些对后来16世纪的宗教改革也发生了一定的影响。
3.修会制度与经院主义
基督教隐修制度相传始于3、4世纪间,首倡者为埃及的安东尼(约251一356)。中世纪初期盛行于欧洲、北非和西亚等地。隐修以苦身修行为志,脱离世俗生活,实行独居隐修或组成隐修院集体隐修,男女分隔,不相混杂。6世纪创立的本笃会为西部教会修院制的模式。10世纪兴起的克吕尼派改革运动,初期努力整馈和加强日趋涣敝腐败的修院制,后期则强调教皇权力至上。12世纪的托钵修会不置恒产,修士不集中在隐修院,到处游乞为生。后世修会中若名的有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加尔默罗会,奥斯定会等,都有严格的会规,并在各处设立分支组织,控制社会文化教育事业,有的甚至在教皇分派下主持异端裁判所。
东部教会中相传较完善的修院会规为大巴西勒(Basilius Magnus,约330 -- 379)最早制订。东部修会比之分门别派的西部修会,可算单一,但整个拜占庭境内到处能见到这种修会。有些隐修院有大量资财,保存了不少珍贵的文物资料,对欧洲各地的文化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同样,西部的修院制度对罗马帝国
经院主义经院哲学,是指在天主教经院(Schola)中讲授的官方哲学,常用来称西欧中世纪主要的哲学思想。
经院哲学的前身是教父哲学。一般认为圣奥古斯丁奠定了经院哲学的理论基础。经院哲学的体系最初形成于8 -- 10世纪。在经院哲学的早期阶段,从埃里金纳(John Sotus Erigene, 约810 -877)开始,柏拉图主义占主导地位。11世纪经院哲学得到广泛发展, 这时代表人物有洛色林(约1050 -- 1125)、安瑟伦(约 1033 -- 1109)、阿伯拉尔(1079 -- 1142)等,他们就认识论问题展开了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辩。13世纪是经院哲学的黄金时朋,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多明我会的托马斯.阿奎那(约1225 - 1274),此外是哈勒的亚历山大(Alexander of Hales,约1186-1245)、大阿尔伯特(约1200-1280),罗杰尔.培恨、波拿文都拉(约1217--1274)、约翰.邓斯.司各脱(Johannes Duns Scorus,约1265 - 1308)等。
托马斯.阿奎那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基督教的信仰,若有《神学大全》和《反异教大全》等大部头巨著,尤其是那部《神学大全》,l964年国外出版新的评注本,竟有60大册,曾被誉为中世纪系统神学的最高成就,而且被公认为现代天主教神学托马斯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了。
亚里士多德集大成者,往往又象7宝楼台,经过时代风云的消蚀,碎拆下来不成片断,而只是一堆瓦砾。当年阿奎那抨击安瑟伦本体论论证类比法方济各会经院哲学没落过程中对传统观念,包括对教皇的世俗权力进行批判的哲学家威廉.奥卡姆,更可因他曾留下那把“奥卡姆剃刀”并提出“差异法”而无愧于阿奎那了。
4.十字军东侵
十字军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它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运动,而且是牵涉到政治.经济等的一项重大历史事件,十字军运动从11世纪末起折腾了近两个世纪,而这段时间大部分正同教皇权势上升的时期吻合,因而前后8次史学界公认的十字军东侵,尽管冠冕堂皇地打着保护基督教圣地的幌子,实际上是要乘机扩大势力,攫取东方的物质财富。第一次十字军于1096年春开始向东进发,因参加圣战者在衣服上缝制了十字记号,故名十字军。这是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克莱蒙会议上提倡并组建的。
第二次十字军东侵发生于1147年,由法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三世领导,遭到失败。1189 - 1192年,第三次十字军出征,参加者有神圣罗马帝国里帝弗里德里希一世,英格兰王; 狮心理查一世和法兰西王菲利二世。第四次十字军(1202 - 1204)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结果却挥兵直取同样信奉基督教的拜占庭,意欲将东派教会置于罗马教里的统治之下。在这里历史似乎开了个小玩笑,拜占庭皇帝向西方求援,结果是引狼入室;罗马教皇向东方作出重修旧好的姿态,到头来却是兵戎相见。
1291年第八次十字军东侵宣告彻底失败。到15世纪,教皇巳策划或批准了多次圣战者的出征,然而目的不再是解放圣地,收复耶路撒冷阿尔比派和胡斯运动等异端,以及攻打教皇的政敌。
5.异端裁判所
鲍格米勒派(Bogamiles)、意大利的阿诺德派(Arnoldist)、法国南部的阿尔比派(Albigense)
和韦尔多派(Waldenes, 亦称里昂贫人派)等。他们彼此声援,有时还相互串联,12 - 13世纪发展到最高潮。到14、15世纪,出现了英国的罗拉德派和捷克的胡斯派。
宗教裁判所格列高利九世首先建立由教皇掌管的异端裁判所,指定多明我会士任裁判官。 1259年教廷正式规定,除教皇外,裁判官(主要由多明我会士和少数方济各会土担任)不受任何教会控制,并有权解释国家和教会的法规。
宗教改革家。成立于1479年的西班牙异端裁判所,组织严密,与世俗当局狼狈为奸,以手段毒辣、滥施火刑而臭名昭著。据统计,1483-1820年间受该所迫害者达30馀万人,其中以火刑处死的多达10馀万。这一异端裁判所直到1834年才被最后取缔。
16世纪中叶起,异端裁判所渐趋式微。1542年保罗三世枢机主教禁书目录宗教信仰自由,原来的异端裁判所
6.文艺复兴
15-17世纪对基督教来说是个大分化的时期,既有文艺复兴产生于前,又有宗教改革爆发于后,新教的三大主流派别形成于这一时期,罗马天主教内的耶稣会同多明我会,方济各会在中国礼仪问题上的厮杀也起于这一时期。这种分化的趋势一直继续到后几个世纪,但这里我们只能舍馀波,取主流,把18世纪以前教会的发展和分化情况作一大体表述。
(1)人文主义的出现
尽管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界线定在哪一年至今尚无定论,但是学者们似乎都认为文艺复兴标志着新时期的开始。在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过渡阶段,起促进作用的是贸易、金融经济和城市的发达,以及13、14世纪西欧大多在主要城市中兴起的大学(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而封建主义和教会此时已成为两种保守因素.中世纪末期异端派别的崛起和蔓延,正代表了一部分新生力量的观点。这些新生力量包括商人、城市平民、大学教授和学者,以及其他新兴的社会阶层。这部分人反封建情绪强烈,对当时封建制度的代言人罗马教廷也大为不满,常常加以谴责。在教会内部,在僧侣阶层中,也有一部分人开始对古代文化进行探索、寻求真理,尽管这种探寻相当迂回曲折。
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值得注意的事件。当时不少希腊学者带着珍贵的抄本和满腹经纶来到西方,激起了西方对希腊古典文化的兴趣。在这之前,经院哲学家已从拉丁古典文化上溯到希腊文化了。我们已经说过,经院哲学圣托马斯却远非一步之遥,其间通过十字军等运动加强的东西方接触和文化交流,阿拉伯哲学家阿维森纳(即伊本.西拿,980 - 1037)和阿威罗伊(即伊本.洛西德, 1128 - 1195)对亚埋士多德著作的注疏阐释得以流入西欧,使经院哲学家们眼界大开。到了托马斯.阿奎那时代,奥古斯丁与亚里士多德之的间尽捐前嫌了。思想的闸门一旦打开,滚滚而出的思潮必定要向前涌去。古典的学说和异教的思想一经渗入到基督教的正统教义中,势必要引起一连串的反应。罗杰尔.培根,奥卡姆以及威克利夫(约1330 - 1384)和伊拉斯漠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2)文艺复兴与基督教
文艺复兴是当时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但丁同时代的一些人物,往往也同但丁一样:处在新旧时代交接之际,既带有旧时代的烙印,也充满着对新前景的愤恨和劲遭.所谓欧洲中世纪文化,主要是指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文化,正象一般所谓中世纪思想,大都指经院哲学一样。
(3)文艺复兴的影响
文艺复兴普遍的表现是科学、文艺和艺术的高涨。在意、法、德、英、荷兰等,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科技发明、宗教改革、农民战争、自由思想、怀疑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方面的萌芽和成果。但最根本的还在于它促成了一次思想变革,使人们对白己、对上帝.对门然、对社会有了一种新见解。
在人文主义普遍兴起的时代,教会方面有何反应、变化和打算?这是我们尤其关心的。莎士比亚蒙田(1533 - 592)作为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运动时,喷涌而出,与之汇合了。
文艺复兴给教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对理性的肯定。而理性正足人藉助来认识自己和世界的一项工具。中世纪人们大多不敢直面人生,凡事依靠天后,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社会则要求人们还须尽人力。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的兴起、对科学的探索,对现实人生的思考,都是人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使命之后的结果。平等思想,民族意识等新潮流,在随后的宗教改革运动中尤其得到发展。
7. 宗教改革运动
(l)改革前夕的欧洲
农民、市民和商人,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对此最感恐慌的是那些既得利益者,其中包括教会上层。这样,当新兴力量强大到一定程度,他们首要的攻击目标显然就是连封建统治者都力求摆脱的教皇和那些高级神职人员了。文艺复兴极大地动摇了教皇的权威,同时奠定了宗教改革的思想基础。教会本身的腐败又促进了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使人们认识到改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圣经的重新翻译和研究,对初期教会历史的探索,增添了改革者们的勇气,使他们敢于用圣经的权威来否定教皇的权威。中世纪的异端派别,有不少在历史上都发挥了改革前驱的作用。
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前,教皇的权威已受到各国世俗政权的怀疑。从15世纪起,罗马灭主教内部就逐渐形成了高卢派和越山派 。高卢派教会支持法国国王反对教皇对法国教会的控制,另一派则强调教皇权力至上,被称为教权派或越山派。此后高卢派间教权派的斗争一直持续不断,直到19世纪梵蒂冈会议(梵一)后,高卢派教会才同教权派妥协。在德国等地,世俗政权早已具有离心倾向,只是静等摆脱罗马教里统治的机会到来。
(2)马丁.路德与德国的宗教改革(图片)
宗教改革作为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发生在16世纪初至17世纪中叶这段时间内。它所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天主教会的进一步分裂或分化。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1483-1546)在维膝贝格城堡大教堂门上公布《95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路德早年致力于研究经院哲学,22岁进奥斯定会赎罪券罗马教会是打着神圣教会与圣彼得利奥十世随即发布教谕。开除路德教籍。路德则在一些德意志诸侯和市民的支持下,针锋相对写了《反对敌基督者的教谕》,并于这年12月10日当众烧毁了教皇谕令和一些教律,与教廷公开决裂。
路德的言行在德国受到普遍欢迎。萨克森选帝候和其他德意志诸侯对路德十分同情,保护他使之免受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迫害。德国农民战争领袖闵来尔(约1490-1525)起初也积极支持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但当1524年闵采尔十二条款人文主义传统。德国的宗教改革也逐渐为诸侯利用,路德创立的新教教会终于由诸侯代替教皇,成为首脑。由此可见当年闵采尔对路德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宗教改革表现出来的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的政治斗争,恩格斯曾将之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并称为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三大决战, 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所以,德国宗教改革爆发后,立即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英国和北欧一些圈家也受到冲击,开始了各自的宗教改革,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回家教会。
(3)德国之外的宗教改革运动
在瑞士,宗教改革运动的中心息苏黎世和日内瓦。茨温利(1484 - 1531)在苏黎世市议会支持下,领导瑞士东北各州教会进行改革。茨温利受到人文主义很大的影响,对威克利夫和胡斯等人的思想颇有共鸣,于1523年l月提出《67条论纲》,强调圣经的最高权威,主张得救唯靠信心,兴办学校,简化崇拜仪式等。但他对改革中的激进派再洗礼派同样感到不安,主张镇压。1531年10月茨温利在同天主教军队作战中阵亡,被分尸焚毁。
日内瓦的宗教改革运动主要由法国宗教改革家加尔文(1509 - 1564)领导。加尔文1541年起定居日内瓦,建立新教教会,废除主教制,建立长老制天主教会基督教原理》一书最初出版于1536年,及时总结了宗教改革运动的经验和理论,对新教神学的系统化具有一定影响。但加尔文更是实干家,他在日内瓦把共和式的长老制教会同城市政权结合成政教合一的体制,强化了宗教改革塞尔维特(1511 - 1553)被用火刑处死。 当年加尔文在《基督教原理》序言中曾大胆向法兰西斯一世挑战,要求宗教宽容人文主义者的义愤,连原来追随过他的卡斯特利奥
法国16世纪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仍信奉天主教;迫害新教徒。南部由于贵族集团的支持,加尔文派胡格诺派亨利四世(1589一1610在位)重返天主教并颁布《南特敕令》(1598),内战方告结束。《南特敕令》规定天主教为国教,同时承认新教的信仰自由、平等的政治权利等。
16世纪的尼德兰也是资产阶级势力较强的地区之一,这里人文主义盛行,先后出现过韦尔多派、共同生活弟兄会、神秘主义等非正统教派。门诺会和加尔文派都有较大发展。
1556年腓力二世登上西班牙王位,要尼德兰在政治和宗教上同西班牙完全划一,引起人民反抗。
1566年尼德兰爆发了大规模的圣像破坏运动,冲击天主教堂,释放被囚禁的新教徒,掀起了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1581年以宗教改革为旗帜的民族革命取得胜利,尼德兰北方数省成立了欧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 荷兰共和国。
英国的改革运动较为复杂,有过多次的反复。亨利八世(1509-1547在位)起初禁止在英国进行宗教改革,后因自己的婚姻关系和与罗马教庭争夺在英格兰的财权教权,经过一系列的斗争及自行任命坎特伯雷大主教后最终被教皇开除教籍,而自己当上“英国教会在世唯一最高元首”,同罗马教廷断绝关系。但英国国教会 没有对传统的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圣礼仪式进行改革,亨利想建立的只是一个不受罗马控制的天主教会。
爱德华六世在位期间(1547--1553),制订了其有新教思想的《42条信纲》,但玛丽一世继位(1553--1558)后,又全面恢复天主教制度,迫害新教徒。
伊利莎白一世(1558-1603在位)继承王位后,第二年恢复亨利时代的《至尊法案》,并将《42条信纲》修改为《39条信纲》(1563),定为英国国教会的正式信条。但国内加尔文派对伊利莎白的折中调和仍觉不满,他们要求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馀,发起了旨在“使教会清洁”的“清教徒运动”。清教徒势力在克伦威尔时期达到鼎盛,随后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要求教士对国教会宣誓效忠,导致清教徒与团教会的最后分裂,形成“英国不奉国教运动”。运动不得势,这些新教徒只好“乘桴浮于海”,到新大陆去开辟新天地了。
苏格兰的宗教改革和民族独立运动交织在一起。1560年在英国女王的援助下,苏格兰打败法国军队,推翻了天主教的统治,并把长老宗定为国教。在北欧则是路德宗占优势。东欧各国因封建割据、经济落后,各种教派长期并存,但天主教势力仍很强大。南欧西班牙和意大利此时兴起天主教反宗教改革运动,基本上是天主教的一统天下。
(4)宗教改革的馀波
17世纪开始之时,尽管天主教势力仍很强大,但毕竟斗转星移,天翻地覆了。中世纪只有东西两派教会对峙,如今新教脱颖而出,开始与东正教
宗教改革后,新教(又名抗罗宗或更正宗)的三个主要宗派 - 马丁.路德创立的信义宗(即路德宗)、茨温利和加尔艾创立的归正宗(又称改革宗或加尔文宗),作为英国国教的安立甘宗(即圣公会)-依次出现,开始同罗马天主教相抗衡。16世纪末至17世纪,三派的教会组织和崇拜仪式已基本定型,对教义的表述和阐释经过长期争论也逐渐形成体系。17世纪英国清教徒要求进一步改革时,有一些信徒脱离了国教而组成一些新的独立宗派,如英国长老会、公理会、浸会、公谊会。同时德国则有以施本纳(1635 - 1705)为代表的虔敬主义运动,与英国的清教徒运动相呼应,提倡个人的虔修生活和布道工作,举办慈善事业,由弗兰克(1663-1727)等人创办的哈雷(Halle)大学成为德国虔敬主义的中心,对后来新教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罗马天主教受到宗教改革运动的冲击,也开始以变应变,逐渐进行内部调整和改革,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加强教廷的权威,并通过海外传教来扩大天主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