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菜

更新时间:2024-04-18 2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食俗不同,菜品的特色也各有千秋,俗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津菜借助天津富饶的物产,历经几百年的发展,逐步完善成一个涵盖汉民菜、清真菜素菜.家乡地方特色菜和民间风味小吃的完整体系。

基本概况

天津菜,简称“津菜”,是具有天津风味的地方菜系。它起源于民间,得势于地利,发展于兼取,凭借于天津地区富饶的物产,特别是质优量大的河海两鲜、飞禽野味和“喜尝鲜、好美食”、“俗尚奢华”的民风食俗,在明末清初逐渐形成。

经过二百多年的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完善,于光绪年间达到鼎盛阶段。

民国初年,继续维持繁荣局面,特别是津菜中的清真菜和素席菜,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各地风味开始涌入津门,逐步“津化”,使津菜形成多元的风格,由简便、实惠、质朴的民间本色发展成为以咸鲜为主、酸甜为辅、小辣微麻、复合烹调、风格独特的地方菜系,成为北方大都市、大商埠之时尚。

历史沿革

早在清朝,天津就有食都之称。津菜更是以“宫、商、馆、门、家”著称,即主要菜系由宫廷菜、商埠菜、公馆菜、宅门菜和家庭菜构成。

宫廷菜就是当年各个王府里流传出的菜品,如今1928风情食街的菜里的美宫山药就是从宫廷菜眉公山药演变而来;商埠菜则是早年间的饭庄菜;公馆菜是名人家里私厨的拿手菜,是各地特色菜肴和口味的结合,同时也促进了西餐的发展,水晶虾饼就是保留下来的老公馆菜;宅门菜顾名思义就是大宅门里的菜品,是纯正的民间的高档菜,这些大宅门里的主人大部分都是商贾,变着花样的吃,给厨师提供了创新的平台,不爱吃油腻的时候,就是素了,真素八宝菜就是一道了,用黄瓜和苹果吊汤,够有创意的吧!

部分大宅门很快就流行开来;最后再说说这家庭菜,家庭菜还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以城内为限的家常菜,另一个是以当初称为四郊五县,这些地方的家乡菜,更具有乡土味儿。

津门菜系

天津菜起源于民间,得势于地利,博采众长,独具特色。天津是退海之地,古有九河下梢之说,盛产鱼、虾、蟹、民间素有“吃鱼吃虾,天津为家”的说法。有代表性的天津风味菜肴八大碗四大扒冬令四珍最具代表性。

“八大碗”酒席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每桌坐上八个人,上八道菜,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八碗前的凉碟酒肴,是六个或十二个干、鲜冷荤。 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细之分。细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独面筋川肉丝、川大丸子、烧肉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

扒肘子扒方肉扒海参、扒面筋、扒鱼等。

“冬令四珍”是指铁雀、银鱼、紫蟹韭黄韭黄炒鸡蛋更是一种虽普遍但又十分可口的佐餐小菜。

天津、北京两地人们有吃油炸蝗虫的习惯,名曰“油炸蚂蚱”。古代经常受蝗虫危害的蝗区人民,结合治蝗将捕到的蝗虫作为食品,经腌制、晒干或油炸后在集市上卖,名为“蝗米”、“旱虾”。

中餐名菜有:生菜大虾蟹黄鱼翅、软溜鱼扇、鸡丝银针扒海羊清蒸桂鱼干烧比目、烧参肚、芙蓉鲜贝红烧西排等。

天津菜品选料精细、烹制考究,擅长炸、烹、爆、炒、烧、熘、氽、炖、蒸、熬、焅、扒。精于调味,注重色、香、味、美。

津菜概述

地处九河下梢的天津卫,盛产鱼、虾,蟹、贝等水产品。仅鱼类就有、鲢.梭.目、 鲐等百余种,其中自阴历三月底上市的黄花鱼、五月的绘鱼、进伏后的鳎目鱼,到秋季的刀鱼.入冬后的银鱼以及四季皆有的鲤鱼、鲫鱼等,都是天津人喜爱的“鲜味”。虾类、贝类不下50多种,其中“天津对虾”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西施乳”{雄性河豚鱼的鱼白}“江瑶柱”{津门所产栉孔扇贝}“女儿蛏”(我国四大经济贝类之一,蛏中珍品)被称为“津门海味三奇”,蟹类中有被称为“大黄”的海蟹、“七尖八团”的河蟹、青褐满黄的紫蟹。

丰盛的咸淡两水资源,培养了天津人爱吃海鲜和河鲜的嗜好,同时也造就了津菜厨师烹调两鲜的技艺。仅以做“鱼”为例。头、尾用来氽汤,鱼肚皮作成“烩滑鱼”,鱼籽可做“烩万鱼”,鱼鳞制成“鱼鳞冻”,仅鱼白就可用烧、燥、馗等技法制作出多种富营养、美味的佳肴。

从瓜子鱼、麦穗鱼到刀鱼、鲐鱼、鳎目鱼 不论大与小.津菜厨师都能根据主科的特点,运用烧、熬.烩、溜、尴、氽等不同的技法烹制出得体,美味的鱼类菜肴。

再比如“虾”,虾线做的虾酱质优味美,白米虾煎、摊,炸、炒口味各异。大虾的做法就更多了,有煎烹大虾、两吃大虾三吃大虾等,整个或分段烹制;有改变大虾形状制成的盘龙大虾、荷包牡丹大虾、翠带凤尾虾琵琶大虾等;有改刀成球、片烹制出的番茄虾球、朱砂虾球,炒虾片炸板虾菊花大虾等形状各异,口味更佳。大虾制咸茸,可制咸太极虾饼金钱虾饼,氽虾腐吉利虾球、炒虾线等,品种十分丰富。“蟹”的烹制方法也是举不胜举,溜油盖、酸沙紫蟹、蒸蟹斗、银鱼紫蟹火锅更是老天津卫食客的得意美食。难怪人们说:“吃鱼吃虾,天津为家”以此形容天津人吃得讲究、做得绝妙。

津菜的烹调特色是“河海两鲜”。津菜中的名菜佳肴如扒通天鱼翅、鸡茸燕菜、煎烹大虾、炒青虾仁、酸沙紫蟹、高丽银鱼,罾蹦鲤鱼等,又无一不与、“海鲜”和“河鲜”相连,故而津菜厨师对烹制“河海两鲜”菜肴的功底自然深厚。

在烹制水产品的过程中,津菜厨师一是特别注重“质地”,既有主料本身原有的质地(指鲜嫩程度),又有通过口感反映出菜肴的酥、脆、软、嫩、烂的性质。二是特别注重火候,即烹制菜肴时间的长短。不同的原料、不同的技法,掌握的火候亦不同。例如“爆菜”需急火热油、迅速颠炒、体现出脆嫩的性质。如白嘣鱼丁烹制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主料脱水、鱼肉僵硬的现象,影响菜肴质量,而熬鱼则需慢火燥熟,大火收汁,让调味品充分浸入主料达到口味醇厚、质地软嫩之效果。反之,火急,烯得时间短就会造咸鱼肉外柴里生,既影响质 感,又影响菜肴的色、香、味。三是特别注重投放调味品的顺序。例如放盐的先后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先放盐,咸菜的质地变硬,后放盐就起到增鲜提味的作用。不同的技法放醋的先 后,也会使菜肴产生不同的效果“烹”类菜先放醋既能保持主料的鲜嫩程度,又能借助“热力”使醋挥发出的香气吸收到主料中,且吃不到酸味。醋在这里起到了去腥、增鲜、保持营养成分不被破坏的作用;侉炖、醋椒类的作法必须后放醋,以保证汤的酸、辣、鲜口味。四 是配菜的合理性。既要体现出菜品色泽美观,搭配和谐,又要体观出荤素互补,营养丰富。

津菜也不乏花卉入馔之菜品。如晚香玉炒虾片、菊花火锅茉莉花虾仁,花卉入菜起到了增芳香,提精神之作用,使美味与养生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综上所述,天津人讲究吃“鲜”,厨师擅长烹“鲜”由来以久。这也能从古人的诗句中得到佐证。明代宗讷的《直沽舟中》说;“夕阳野饭烹鱼釜,视水蒲帆卖蟹船”;清代诗人汪沆有诗句:“二月河豚十月蟹,两般亦合住津门”(《津门杂事诗》);蒋诗的《沽河九咏》中记有:“巨罗网得正春三,煮好腾春(鱼名)酒丰酣;钜细况盈三十种,已教鱼味胜江南”。

天津菜馆

一、高级饭庄,以“八大成”为代表,专营高档宴席,不接待散客,顾客大部分为达官显贵、社会名流。“八大成”均坐落在侯家后一带,聚庆成饭庄是其中最早开业的一家,随后聚和成、聚乐成、义和成,义升成、福聚成、聚升成、聚源成饭庄相继开业,雄居津沽,名噪一时。

“八大成”均为庭院式结构,四周厢房为装饰华丽的雅座,庭院中间有可供唱堂会用的戏台。门前可停车轿,院内有花园,可供顾客在凉亭走廊闲谈歇息,幽静的客厅摆放着红木家具,陈列着各种古玩和名人字画。饭庄使用的器皿大多绘有“万寿无疆”、“喜寿福禄”、“子孙万代”、“四季常春”等字样和图案的各色成套高级瓷器,工艺极为考究。

“八大成”只招待提前预定好的成桌酒席,擅长烧烤菜,符合入主中原后的满清贵族习俗。其饭庄门前均悬挂“满汉全席”、“南北大菜”、“山珍海馐”的金字牌匾,经营范围从最高档的满汉全席(又称烧烤席,108件)、燕窝鱼翅重八席(48件)到中档的鸭翅席(36件),低档的海参鸡席(16件)。李鸿章直隶总督坐镇天津时,凡用中国宴席宴请洋人,都由聚和成应差,还曾从北京请来恭王府厨师,巧用津门两鲜、调料,融合津菜技法,将王府菜和津菜融为一席。

二、二荤馆,天津风味的二荤馆既预定高级宴席又接待散座,擅烹“四大扒”、“八大碗”,生意十分兴旺。天津的二荤馆早期以“天一坊”、“十锦斋”、“慧罗春”最为著名,其规模大,设备齐全,有很强的技术力量,掌灶的师傅多是八大成饭庄学徒期满出师的中青年厨师。

二荤馆比较有代表性的为天一坊饭庄,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开业,有“天下第一坊”之美称。当时新开业的登瀛楼饭庄,曾以一天一块大洋的日薪,专聘天一坊饭庄师傅做“清炒虾仁”一道菜,由此可以看出天一坊饭庄在津菜中的显赫地位。

另一个著名的二荤馆是什锦斋,它位于天一坊以北,与天一坊相距不足百米。什锦斋早在清光绪年间,便以善烹风味纯正的天津地方菜肴而享誉津门。《天津文史丛刊》记载:世代承当钞关税房的津门豪富——大关丁家第四代丁伯钰、同族兄弟丁伯儒,最爱吃什锦斋的“玛瑙野鸭”,即使家宴也要邀请什锦斋的师傅单做此菜。此外什锦斋的什锦火锅也非常有名,主副料不少于20种,主菜包括了鸡、鸭、鱼、肉和海味,外型别致美观,吃着别有风味,成为津门久负盛名的名品佳肴。

三、酒席处,除接待散座外,主要是上门操办婚丧嫁娶酒席,这叫出“外台子”。这类菜馆一般规模不太大,业务在外,即由酒席处派出师傅,携带各种用具,到预先约好的顾客家中搭棚设灶,料理各种以婚丧为主的红白酒席。这种饭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店堂的,一种是无店堂的,有店堂的酒席处,一般多冠名“园”字,如永庆园、洪盛园、聚盛园、福顺园、醉春园、义兴园、中立园等。没有店堂的酒席处大多有宽敞的院落,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炊事用具。这类饭馆虽然业务不十分繁忙,但由于开支小,加上兼营租赁桌椅餐具业务,因而利润十分可观,20世纪30年代前后,这样的酒席处就有三四十家之多。

天津的酒席处大多分布在河东、河北、南市、旧城区西头、北开等市民集居区,以经营中、低档次的各种地道的天津风味菜品为主。而且各个饭馆都以自己的拿手绝活和看家菜形成不同特色,吸引顾客。酒席处主营菜品是天津风味菜肴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大扒和八大碗,只是档次较二荤馆略低一些。

四、清真菜馆,又分为羊肉馆、牛肉馆和面食馅货铺。

清真菜是津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与汉民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吸收了汉民菜的烹饪技艺,充分利用丰饶的津门物产,历经百年的融汇与发展,逐步自成体系。天津清真菜应首推羊肉馆,属于经营清真菜肴的高级饭庄,一般规模较大,店堂豪华,陈设考究,菜品丰富。既做全羊大菜(全羊席),也烹制河海两鲜,有的还兼营烤鸭、四季时鲜、面点小吃。这类羊肉馆一般都是以“楼”字命名,津门饮食业曾有“九楼”、“十二楼”之说,用以形容清真高级饭庄兴旺发达。清真十二楼以鸿宾楼和会芳楼最具代表性,鸿宾楼擅烹山珍海味等高级清真宴席,尤以制做全羊大菜显赫津门。会芳楼在民国以后开业,以经营高档燕翅席而闻名,在清真羊肉馆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天津清真牛肉馆经营规模适中,经营范围较羊肉馆小,但历史较羊肉馆更早。起初是一些牛肉铺将卖剩下的牛肉加工成“清炖”或“砂锅炖”出售,因佐料考究,烹调得法,味道鲜美而受到顾客欢迎。此后,又增添酱制牛下水,并逐渐增设店堂,聘请厨师而发展成以烹制牛羊肉牛舌尾、牛下水和津门特产河海两鲜为主要菜肴的中型回民饭馆。由于味道醇厚、价格适中,深受顾客欢迎。

清真面食馅货铺是指回民经营的包子铺和饺子馆。清真馅货铺的历史悠久,清初即已出现,除了经营包子、饺子之外还经营简易炒菜,清真面食馅货中还有一些上铛煎烙的食品,圆形的为馅饼,长形的叫回头,都是薄皮大馅,因其物美价廉、风味独特而深受食客欢迎。

五、素菜馆,主要经营各种津味素菜和各种素馅的面食小吃。素菜是津菜的一部分,记载中最早的素菜馆是在清朝中叶,那时已有真素楼、藏素园两家素菜馆,均在天津旧城的中心——鼓楼一带开设,食客多数是佛教徒、佛门弟子和素食者。素菜所使用的材料均为天然植物性食品及其再制品,但是烹制出来的菜品,从色、香、味、形诸方面看,都可乱真。

素菜馆中,以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年)在大胡同开业的真素楼规模较大,其“设备洁净,价格便宜,经营颇见发达”。到了民国初年,津门先后有菜羹香、蔬香馆、素香斋、六味斋、常素园、石头门槛等10余家素菜馆问世,20世纪30年代初,为天津素菜馆的最兴旺时期。

津门素食中还有著名的石头门槛素包。素包店原是当年的“真素园”,因每遇大雨,水泄不畅,店铺浸水,便在门口垒起一道石头门槛,久之使“真素园”三字逐渐匿迹,而“石头门槛”则流传开来。石头门槛素包薄皮大馅,馅中投19种副料,捏皱叠褶,熟后雪白晶亮,散发清香,鲜而不腻。

此外,民国初年鸟市的饭摊、饭铺已是密集如林,20世纪30年代以后,南市、郭庄子、谦德庄与之并称为天津四大饭摊市场。20世纪40年代,天祥、泰康、劝业三大商场一带餐馆兴旺,至1946年天津210多户饭庄和饭馆中天津菜馆仍有近百户。1947年国民党政权奄奄一息,当权者变本加厉地搜刮民脂民膏,使百业萧条、民不聊生,大多数菜馆也在大气候影响下纷纷倒闭歇业。

时下的天津城,以天津菜为招牌的饭庄菜馆有天津饭庄、红旗饭庄、天一坊、渤海餐厅等。

津菜特色

1、技法全面且独特,擅长勺扒。“津菜”除见长炸、烹、爆、烧、熬、煎、靠、烩等技法外,勺扒、软溜、清炒、清蒸等技法最为独特,尤以“勺扒”堪称津门烹调之绝技。

2、用料广泛,擅烹河海两鲜及野禽。津门物产丰富,更盛产鱼、虾、蟹,因此“津菜”厨师对烹制河海水产品极为讲究。各类原料均按季节选取,数十种烹调技法无所不用。

3、口味多变,以咸鲜清淡为主。“津菜”口味不拘一格,富于变化,较常的味型有酸甜、酸甜咸、酸辣、咸甜、咸甜辣、酸咸辣、甜咸辣等数十味,尤以咸鲜清淡为主。

4、精于调味,清浓兼备。“津菜”中使用的调料有许多不同于其他流派之处,如在有些菜肴中,不用或少用酱油,而以炒嫩糖挂色,在保持应有色泽的同时不破坏菜品本味;在部分菜中调甜面酱酱豆腐,使成品具有独特浓厚的清香气味;用芝麻油炸花椒、熟猪油明油为菜品提味、上光等等。

5、视制汤为首位,因菜施用。多年来,蹲汤、制汤与靠、炒嫩糖色同为“津菜”厨师三大基本功,足见其被重视程度。

6、注重配色,以和谐悦目见长。“津菜”很讲究菜肴色泽的搭配,单一原料烹制的菜品,注重保持本菜应有色泽不受破坏;多种原料搭配入肴的菜品,不仅色泽谐调,且讲究荤素搭配合理,给人以美的享受。

著名菜式

1955年全国评选八大菜系时,津菜遗憾落选,但餐桌上可见到的津菜菜品达到190多种,经津菜大师们不断改良和提炼,日前已申报为津菜系招牌菜式的有“鲍鱼虾”、“溜南北笋”、“虾脑扒白菜”、“酸沙鱼扇”、“扒全素”、“罾嘣鲤鱼”、“扒通天鱼翅”、“鸡茸燕菜”、“煎烹大虾”、“炒青虾仁”、“酸沙紫蟹”、“高丽银鱼”等12道菜品。

独特技法

“笃”是津菜独特技法。其主料本身多为无味道的食品,通过烹入调料、高汤后,经小火较长时间咕嘟入味,使菜肴达到味厚,质地软、嫩、烂的程度,其代表菜肴有笃鱼白,笃面筋,笃鱼腐、笃脊髓脑眼又称笃羊三样等。

“扒”也是津菜的独特技法。操作时将熟主料反向码放八勺,烹调味品入味,勾芡、翻勺、淋明油、装盘,称之为“勺扒”。其菜肴色泽美观、造型整齐、不散不乱、主料软烂、汁浓味厚,此技法运用大翻勺的技艺,讲究上下翻飞、左右开弓,大至整鸡、整鸭、三四条熬熟的鱼,小到细如火柴梗的白肉丝,津菜厨师都能翻动自如,游刃有余,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扒菜分红扒、白扒两种。红扒的主料一般经过蒸制后,用酱油等深色调料或加糖色慢火入味扒制,色泽棕红,味较浓,主料酥烂。代表菜有扒通天鱼翅、扒肘子、红扒鸭等。白扒的主料质嫩,一般要求原色,以突出菜肴的品质,不用深色调料,菜品色白油亮,味道清鲜。代表菜有扒三白、扒全菜、罗汉斋等。

鱼虾蟹吃的讲究

天津菜虽然不在八大菜系里,但却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体系。天津有很多美食,因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最主要的是河海两鲜,但鱼虾蟹应该在什么时候吃最肥美,也是有讲究的。

根据鱼虾蟹的生长及成熟时间不同,鱼类中春天应该吃黄花鱼,而天津的老太太清理黄花鱼一绝,不用把鱼腹切开,可以直接从鱼嘴里把肠子掏出来,这个绝活在外地都很有名气。此外,夏天吃比目鱼、秋天吃刀鱼、冬天吃银鱼。虾类中,立春时吃大白虾,二月二是对虾丰收的时候,立秋的时候吃青虾;而螃蟹中,春天适合吃海蟹,七八月份是闸蟹最肥的时候,冬天更适合吃紫蟹。

消失的美食

天津卫的传统美食有很多,仍然流传着。天津的清炒虾仁罾蹦鲤鱼、香榭虾扁、官烧目鱼条等都是传统美食,天津的罾蹦鲤鱼烹饪很有特点,带鳞烹炸,炸后头扬尾巴翘,造型很独特;官烧目鱼条也是当年乾隆皇帝在天津品尝过的,之后提名官烧目鱼条。

但令人惋惜的是,还有一些天津的传统美食在餐桌上已经看不到了。天津产的一种银鱼很特殊,为长吻银鱼,因其眼圈是金色又称金眼银鱼,这种银鱼平时生活在渤海湾,冬季逆流而上,游至三岔河口产卵,也是三岔河口特有的银鱼。金眼银鱼不用清理可直接烹炸食用,因其肉质细嫩,味道有黄瓜的清香,因此它曾是贡品,在明代就受到皇上的青睐,每年的冬天,皇上会派太监住在天津,等待捕捞金眼银鱼,但近年来,在三岔河口已经看不到金眼银鱼,它也从餐桌上消失了,而烹饪的银鱼为红眼银鱼,多出自七里海和太湖。

炸铁雀也是曾经的一道美食,铁雀麻雀略大一些,但铁雀已经很少见到,并且如今鸟类已受到保护,也不提倡食用。

另外,龙须菜也是曾经的美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常供菜,龙须菜就是芦苇芽,比竹笋还要鲜嫩,只需清炒就已经很美味了,但如今在餐桌上也见不到它的身影。

当我们步入时空隧道,追溯津菜源流,会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津菜文化的厚重底蕴。很多天津菜馆都秉承了天津菜的特色,丰饶的物产,为津菜带来了广泛性;盐业的发展,为津菜带来了厚重性;漕运的繁盛,为津菜带来了吸纳性;巨富的麋集,为津菜带来了品位性;商贸的发达,为津菜带来了兼容性。总之,津菜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品不尽的味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