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05 22:55
明郑时期(1662年—1683年)又称台湾明郑时期,是中国台湾历史上的一个时期, 即从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到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这一时期,约21年。由于台湾这一时期使用明朝年号,受郑氏政权的管辖,故称为明郑时代。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明朝首都北京,建立大顺政权;不久,清朝八旗军又击败李自成,定都北京,并继续向南方进攻。
与此同时,明朝遗臣在南京拥立明朝宗室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南明政权。在清廷欲取代明朝入主中原的态势明朗后,南明转而联合各地的汉族武力抗清,但军事不利,弘光、隆武、绍武、永历诸朝廷先后遭清军消灭。郑芝龙所部原是隆武朝的主力,主要在福建境内活动;郑芝龙降清后,郑成功陆续接收其势力,继续在东南沿海武装抗清。
1658-1659年间,郑成功大举攻打江宁府(原名南京)失败,实力大损;迫于形势,决定夺取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支配的大员以供部队给养。
1661年(永历十五年正月),郑成功在金门誓师,亲率将士25000名、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次月抵澎湖,四月初二日(4月30日)抵鹿耳门。并利用涨潮出敌不意地在鹿耳门及禾寮港登陆。以优势兵力包围荷军防守薄弱的普罗民遮城,并切断荷军水陆交通,不久,普罗民遮城守将猫难实叮献城投降。
四月初七日,郑成功亲率大军对防御坚固的荷兰首府热兰遮城进行攻打。经派杨朝栋谕揆一投降无效后,即调集火炮朝城堡炮轰,然而在从大员市镇朝城堡进攻时,却遭荷军居高临下击退。之后郑军即采取长期围困,同时将多数部队派往各地囤垦以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五月二十八日,荷兰东印度公司得知台湾战况后,决定派七百人、战舰十艘赴台。七月初五日抵达。之后双方稍有接触,但都无较大战事。至八月二十三日(9月16日),双方再度海战,郑军经一小时激战,击毁荷舰二艘、俘小艇三艘、杀敌百余人,其余荷舰逃往远海。
闰十月,荷军发动作最后一次攻击,但仍寡不敌众,之后又有日尔曼佣兵逃脱向郑成功说明堡内荷军士气低落,并指出夺取热兰遮城,必先取卫星碉堡乌特勒支碉堡(在今安平第一公墓),夺取碉堡就可居高临下炮击热兰遮城最脆弱的四角附城。郑成功在月着手准备攻城计划。
十二月初六日(1662年1月25日)郑军在鲲鯓半岛发动总攻击,以大炮不停轰炸,当日即发出2500发炮弹,其中1700发左右打向乌特勒支碉堡,几乎将之夷为平地,荷兰守军被迫自行炸毁碉堡残余部分后撤退。此役彻底瓦解了热兰遮城内守军的士气,两天后大员评议会决定议和谈判。
大员长官揆一在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签字于缔和条约投降,至此,台湾台江领地,尽落明郑之手。
郑成功在大陆发展时,曾获南明永历帝特准设置六官方便施政,并可委任官职,武官最高许达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
1661年,郑成功将已收复的台湾赤崁地方改为“东都明京”,并在台湾设立了承天府和天兴、万年二县。为解决兵粮问题,令诸将士寓兵于农,按镇分地、按地开垦。到了郑经时,采陈永华之议,建立完整的中央政府体制,体制层次分明。
郑成功来台后,依然优礼明朝宗室,接待鲁王世子朱弘桓、泸溪王朱慈旷、巴东王朱江、乐安王朱俊、舒城王朱著、奉南王朱熺、益王朱锆等宗室到台湾。1663年(永历十七年),继位延平王的郑经也迎宁靖王到台湾,在承天府府署(今台南市赤崁楼)旁的西定坊建立宁靖王府邸,并供岁禄。每次拜封官员,都请宁靖王朱术桂和其他宗室在旁观礼,以示尊重体制。
明郑在政治上以明朝之一部自居,奉南明永历帝为正主,以永历为年号,但实际统治者为延平王。
参见:郑经靖难
1661年(永历十五年),清廷颁布迁海令,自山东至广东沿海二十里,断绝郑成功的经贸财源;毁沿海船只,寸板不许下水;同时斩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斩于北京菜市口;挖郑氏祖坟;永历帝也在缅甸遇害。
郑成功接连听闻噩耗,加上在台将士水土不服人心惶惶,其子郑经又在澎湖与乳母私通,使得郑成功内外交逼,于1662年(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而死,年仅39岁。
郑成功去世后,黄昭、萧拱辰等人以郑经得罪先王不得继位为由,在安平拥立郑袭(郑成功六弟)为王,将军马信、黄安不从。赏勋司蔡政奉郑成功之袍入厦门,洪旭等人遂拥郑经为王。同年11月,郑经命周全斌为五军戎政,亲率陈永华、冯锡范等人入鹿耳门。右虎卫黄安闻讯后,率师前来会合,进王城诛杀黄昭、萧拱辰等人。事后,郑袭遭郑经押回厦门软禁。
嗣位之争结束后,1663年初,郑经以洪旭守厦门、郑泰守金门。郑经听说郑泰与之前拥立郑袭为王的黄昭有书信往来,便怀疑他亦参与逆谋,因此欲召见他,郑泰却称病不见。参军陈永华以郑经将回东宁为由,委任郑泰为“居守户官”,铸印送至金门并邀郑泰入厦门饯行。7月10日,郑泰率兵船赴宴,被郑经扣留软禁,船舰皆为周全斌所并,只有蔡璋逃回金门。郑泰之弟郑鸣骏与子郑缵绪率部属及家眷入泉州投降清朝,郑泰闻讯后自缢。
郑经取得王位后,仍驻守在厦门。但是由於清朝政府实行“迁界”政策以来,沿海30至50里地区沦为荒地,使得郑氏家族控制下的“山路五商”无法获得出口物资以供应“海路五商”,厦门失去了物资和情报来源。1663年10月,清荷联军部队围攻金门、厦门,郑军节节败退。1664年(康熙三年)三月,郑经放弃闽南沿海各岛,全面撤兵退守台、澎,于初十日抵达台湾。这次退守台湾,可说是郑氏所代表的南明抗清势力的总撤退,不仅郑经所辖的军队、官员都撤入台湾,明朝的缙绅遗老,也随郑经来台,此批入台总人数约有7000人。
郑经退守台湾后,虽然仍奉南明的永历年号,但是他的政权本质,与郑成功时代显然不同,而俨然以独立王国的姿态出现。诚如学者陈春生所说的,郑氏政府虽是明朝政府的延长,但其在台湾实际上已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到达台湾后,郑经继承郑成功的政策,分配诸镇垦荒,寓兵于农。在台湾建立行政体制,设立六部管理政务。任命洪磊管吏部、杨英管户部、叶亨管礼部、陈绳武管兵部、柯平管刑部、谢贤管工部。厚待明朝到达台湾的诸宗室,以王礼相待宁靖王朱术桂。在承天府起盖房屋,安插诸宗室及乡绅。
1664年(康熙三年)八月,升天兴县与万年县为天兴州、万年州。又於澎湖安抚司外加南北路两安抚司,这是东宁王国的一府、两州、三司。以陈永华为总制,掌理国政,陈永华治国方法与目标为:十年成长,十年教养,十年成聚,三十年与中国相甲乙。陈永华善治国,督诸镇垦田,栽种五谷,插蔗煮糖,修埕晒盐,广事兴贩,国用日足。又采纳陈永华“建圣庙,立学校”的建议,并以陈永华为学院,“自此台人始知学”。还接纳洪旭“文事、武备,两者不可缺一”的建议,令各镇于农隙时教习武艺,“春、秋操练阵法”;并檄各镇,入深山采办桅舵,修葺、兴造船舰。平时装载货物,兴贩各国。从此,“台湾日盛,田畴市肆,不让内地”。
,而停止供应他们的生活费,使得宁靖王沦落到竹沪(今高雄县冈山一带)开垦。
当时,英国和西班牙先后遣人来访,郑经许其通商,但拒绝西班牙在台设教的要求,并面告西班牙使者:华人到吕宋(菲律宾)经商,“不许生端勒掯”,“苟背约,立遣师问罪”。1667—1669年(康熙六至八年),清廷又两次派人到台湾议抚,郑经均坚持“照朝鲜事例”,和议均未成。
参见:三藩之乱
1674年4月21日(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响应吴三桂发起的三藩事变,以提供战船给郑经,换取出兵,郑经答应。五月,郑经从台湾出发,抵达厦门,要求耿精忠将漳州、泉州交给自己。耿精忠这时已经拥有整个福建,认为郑经兵力太少,早已取消和他共同作战,拒绝郑经的要求。郑经于是占领海澄、同安,耿精忠则以断绝和郑经贸易作为报复,双方开始交恶。
但是泉州、漳州、潮州陆续投靠郑经,耿精忠见郑经声势逐渐高涨,向他交涉,希望将泉州交还,郑经不允许。耿精忠决定用武力夺回泉州,郑经派刘国轩于涂岭(今泉港区涂岭镇)击退耿军,接着又为了争夺漳浦而发生战斗。直到永历廿九年(1675年)正月,耿精忠履行之前的约定,提供5艘战船给郑经,并以枫亭(今仙游县枫亭镇)为界线,北方属耿精忠、南方属郑经,双方才停止斗争。
郑经虽于之前两次击退广东的清军,仍然有潮州府的辖县不肯服从。与耿精忠和解之后,郑经打算南征潮州,他先派刘国轩击败尚之信,自己率军抵达海澄。这时漳州守将黄芳度私底下和清朝联系,郑经怀疑他的忠诚,要他出城和自己见面、或者是派兵一同进攻,这两项命令黄芳度都不服从,并于六月举兵反抗。郑经亲自包围漳州,于十月初六(11月22日)将漳州攻陷,迫使黄芳度投井自杀。为了报复黄梧破坏郑家祖坟,郑经车裂黄梧、黄芳度的尸体,黄芳度留在漳州的族人都被处死。
1676年(康熙十五年),尚之信再次遭郑军击败,只得加入三藩反清阵营,并将惠州割让给郑经。这时郑经已经拥有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四座首府,但附近都是盟友,没有清军的领土让他夺取,因此容易因领土争夺和盟友起冲突。五月,耿精忠打算会合吴三桂进攻江南,征召汀州总兵刘应麟出师,刘应麟不愿派兵,暗中联络郑经,攻下汀州。
这件事造成郑、耿同盟再次破裂,耿精忠面临郑、清包围,只好向清朝投降。少了耿精忠,郑经必须直接对抗清军主力,他先派3万人进攻福州,却于十月十五(11月20日)在乌龙江被清军击败,其他领地也相继失守,郑经只得退回厦门。
1679年,郑经西征清朝之际,听陈永华之请将王子郑克臧立为世子,并授职为监国,号监国世孙。由于其办事英明果断,颇有武王郑成功之风范,因此人称东宁贤主,但也因此得罪了王叔郑聪等人。
1680年,郑经西征无功而返,监国世子继续执政,并深得父亲郑经之信任,但后来总制陈永华去世,因此监国渐渐在政治上孤立无援。
1681年(永历三十五年),延平王郑经薨逝。逝世前,于北园别馆将监国郑克臧托付给刘国轩。
郑聪等人眼见郑经已薨,便与冯锡范、刘国轩等人联手向董太妃(郑经之母)进谗言,董太妃一时不察便下令收回郑克臧之监国印玺。得到董太妃允许后,刘国轩与冯锡范便领兵进入延平王府捉拿监国、囚禁于北园别馆,并于当夜遭郑聪等人刺杀。监国遭刺杀后,原意仅免监国职的董太妃亦无力挽回,遂命监国夫人陈氏将监国之尸送返延平王府、收敛守丧。丧毕,陈氏自缢。自责的董太妃也于同年6月去世。
董太妃死后,东宁大权落入外戚冯锡范与刘国轩之手,因此冯锡范立其婿郑克塽(次子)为王,民心从此涣散,明郑从此一蹶不振。
郑经的去世,郑克臧被弑,东宁民心涣散。而此时,明郑统治下的台湾在经济上、军事上也远非昔日可比。经济上,台湾已连续三年发生自然水旱灾害,粮食歉收,米价飞涨。多年战争的消耗,也使台湾府库空虚,财政拮据。为筹集粮饷,扩充军队,抵御清军的进攻,郑氏集团加强了对台湾各族人民的压榨和勒索,岛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时有发生。军事上,郑军在大陆沿海地区的作战中损失惨重,最后仅剩千余人逃回台湾。此时台湾、澎湖两地的郑军尚有5万余人,大小战船200艘左右,但军心涣散,士气低落,不断有郑军官兵驾船投奔大陆,向清政府投诚。
1682年(永历三十六年)9月,降清的原明郑大将施琅上疏康熙帝请求征台,康熙答应并授全军权予施琅。翌年6月,施琅奉康熙诏,进攻澎湖。经过澎湖海战后,七月中旬,施琅顺利击溃刘国轩海军,攻占澎湖。
澎湖海战后,郑克塽于廷上征众臣议,朝臣分成死守台湾、迁吕宋岛再战与降清三派。再战派以中书舍人郑得潇、建威镇黄良骥、水师镇萧武、中提督中镇洪拱柱等人为中心,向郑克塽以及冯锡范力主征伐吕宋、永保明郑国祚;然而,原本听从再战派的冯锡范却听信刘国轩的主和言论,最终选择投降清朝,而年幼无权的郑克塽也跟他一起投降了。
1683年(永历三十七年)九月;郑克塽采刘国轩建议,呈降表予清。明郑降清不久,许多在台湾的明朝宗室例如朱术桂等纷纷自杀殉国,冯锡范将郑克塽送交施琅,并提出“三不伤”请求,即清军入岛“不伤郑室一人,不伤百官将士一人,不伤台湾黎庶一个”。八月十三,施琅进入台湾受降。自此,明郑灭亡。
1684年4月,台湾(时为台湾府)正式纳入大清国版图,隶属福建省,下设台湾县,凤山县与诸罗县,总计郑氏政权在台湾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而已,但是因为其特殊历史背景,因此台海两岸以及日本的史界均对此关注,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
清朝统一台湾之后,为了消除明郑政权复兴明朝的政治思想,废除明郑时期的府县地名,但对于台湾或守或弃,并无定议。当时靖海侯施琅向康熙皇帝上《恭陈台湾弃留疏》称:“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里,山川峻峭,港道纡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力主留台。疏上之后,得到大学士李蔚等人的支持,康熙皇帝乃决定将台湾纳入大清版图,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台湾作为指称全台的行政地名至此正式确立。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平定后,清廷议政王等会议决议:将明郑后裔及伪官人等,安插直隶、河南、山东等省,但“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陈允华乃贼中头目,不便安插外省,应将伊等近族家口,俱着遣来,编入旗下(应是内务府之谓)。”
施琅得知后权衡利弊,向朝廷上了《移动不如安静疏》,主张就近安插。奏道:“若行移驻,其间有眷口者不少,无眷口者亦多,远涉长途,不堪艰瘁,逃匿生患,所不能无。又沿途搬运,百姓有策应人夫之苦,经过郡县,官吏有备给口粮之费,所到地方有拨动民房之扰;开恳耕作,有应给牛种农具之资,又是一番苦累……”
这一意见既有利于稳定刚刚回归的台湾军民人心,又能节省大量人财物,于是康熙帝下旨改变了原来的决定,仅将郑、刘、冯及明裔朱恒等人遣京;其余郑军四万余名投诚人员发回原籍受职、入伍、归农,各听其便。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元宵节,为庆祝统一台湾,康熙帝赐封功臣;授郑克塽公爵(正黄旗海澄公)、刘国轩、冯锡范伯爵。
以军事专论,明郑活动区域多在闽浙一带,军事力量最大时候的1659年,以海军为主的郑家军有17万人之多精锐,并曾围攻南京。另外,1662年之前,延平郡王的军政中枢都是在厦门,即使在郑成功攻下台湾后,台湾仍只称“东都”。直至1663年,明郑政权实际领导人郑经才将政经中心从厦门移往台湾,并建立延平王朝廷,惟明郑统治辖域仍包含福建的金、厦两岛。
明郑有效统治区域只有今台南市大部以及嘉义县与高雄市沿海地区,台湾绝大部分地区依然由土著掌握,这是由于明郑汉人人口实在是太少而导致的。明郑灭亡时人口仍未达到20万,明郑一直对岛上大部分地区无法有效统治。
1664年4月,明郑于多次战役后,丧失金厦,明郑势力正式于中国大陆消失,转以台湾为最后根据地。同年,荷兰人出兵占领鸡笼(今基隆),郑军随后也于1665年进驻淡水,与荷军对峙。由于补给困难,贸易也始终无进展,1667年东印度议会以损失荷兰盾八万元为由,裁决撤出鸡笼,翌年7月将所有公司职员接回巴达维亚,自此荷兰人彻底放弃夺回台湾。
明郑除了拥有台湾地区部分领地外,也于1673年-1680年间,以军力占拥有对岸大陆闽南地区部分领土。
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光复台湾后,随即在当年五月规划行政区域,称全台湾为东都明京,在今台南一带设承天府,以北设天兴县,以南设万年县,这一府二县的设置是台湾第一次正式的行政区划。
永历十六年(1662)郑成功病逝,其子郑经继位。至永历十八年(1664)郑经重定行政区域,改东都为东宁,升天兴、万年二县为天兴州、万年州,增设南路、北路及澎湖三安抚司。
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降清为止,明郑皆维持一府二州三司的建置。郑经执政期间另将承天府分为东安、西定、宁南、镇北四坊,天兴、万年二州下设文贤、仁和、永宁、新昌、仁德、依仁、崇德、长治、维新、嘉祥、仁寿、武定、广储、保大、新丰、归仁、长兴、永康、永丰、新化、安定、善化、感化、开化等二十四里。这四坊二十四里的建置到清代台湾仍被清廷沿用。
咨议参军,又称为幕府,为延平王最高行政单位,总理政务、类似宰相之职。参军府辖下又设立六官(吏、户、礼、刑、兵、工),六官之下又设左右协理,协理之下为左右都事。另外,又设立察言司、承宣司、审理司、赏勋司、中书科、储贤馆、育胄馆等官僚机构。
1674年,郑经西征清朝,命陈永华为东宁总制,于六官之上;然而,郑经诸弟骄横难制,郑经因此于1679年立长子郑克臧为世子,并授职监国,于总制与六官之上,总理东宁国政。东宁之变后,冯锡范掌权,并以侍卫掌政,未设咨议参军以及东宁总制之职,而六官则继续实行。
1661年(永历十五年)郑成功攻入南台湾,五月占普罗民遮城,改赤崁地方为东都明京,台湾总地号为“东都”,设承天府,下辖天兴县、万年县二县,另设澎湖安抚司。其中,天兴县治设于佳里兴(今台南市佳里区),辖区涵盖今嘉南至台北的台湾西部区域;万年县县治设于二赞行(今台南市仁德区二行里),辖区除了包含台南一部外,也涵盖高屏地区。虽然辖区涵盖的范围甚广,但实际上郑氏政权对大部份区域毫无控制权。而于行政区划定后,郑成功即派杨朝栋担任府尹、庄文烈及祝敬分别担任天兴县知县及万年县知县。这是台湾首度实施郡县制度。
郑成功薨逝后,继位的郑经于1664年(永历十八年)改东都为东宁,东宁成为全台湾的称呼。同时,他又将承天府辖下的天兴万年两县改制为州。承天府典两州下,又增设三安抚司(澎湖安抚司、南路安抚司、北路安抚司)、四坊(东安坊、宁南坊、西定坊、镇北坊)、二十四里及数量不等的台湾原住民社。其中,澎湖安抚司、南路安抚司、北路安抚司设安抚使,州设知州、坊设签首、里置总理。其中,签首及总理两职负责如:户籍、迁徙、婚嫁、出生、死亡等基层民事,并规定按时汇呈州府。
明郑于1661年(永历十五年)改赤嵌地方为承天府,作为最高地方行政单位,以承天府府尹主其事。1664年(永历十八年),承天府被郑经所废,承天府府尹亦裁撤取消。
1674年(永历二十八年)明郑设立东宁总制,作为郑经在三藩之乱期间前往中国大陆征战时,总制台湾之用。担任此官职的为陈永华。而在郑经于大陆的军事行动失利回台后,东宁总制仍持续保留。
1680年(永历三十四年)五月,陈永华因病辞卸该官职,并于同年七月逝世。之后,即无人担任该官职。
明郑军队为郑芝龙所创立的私人军队,后来归郑成功掌管,并曾於中国南方发动过两次所谓“北伐”。郑成功在治军上非常的严苛,对于怯战者、畏战者、贪渎者、叛逆者都是杀无赦,而且常常株连全家。从1649年起至 1661年未攻打台湾前,郑成功所诛杀的将吏就有75员,因此明郑军队有“怯者不敢独退,勇者不敢独进,胆勇成列,心力俱齐”的描述,在与清军的对阵当中,胜率极高。
据估计,明郑兵力达20万,拥有超过三千艘船的船队,成为中国东南海洋世界的唯一强权。
郑成功与陈永华、郑经、刘国轩经营的屯兵态势或军事规模是台湾首见。1661年(永历十五年),郑成功除固守金门数万水师之外,亲自率领约25000名士兵攻打台湾岛大员,打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部队,展开对于台湾的统治。明郑军事制度与组织渊源复杂,且经多次变革。如简化之,其官职大约可分为五军戎政(五军戎务)、总督军务、管军提督、将军、亲军卫镇、陆师镇、水师镇及监军数部份。
攻台前的明郑军队,主要使用福船,亦称大船。这种船有如此的描述:“为楼三层,乘风冲击,不可遏抑,其高若墉不可抑攻;其坚若铁石,矢石不能贯,炬不可爇”。当时明郑于中国东南沿海有着绝对的制海权,没有向明郑缴交过路费的外国商船几乎不可能通行。
曾攻打过南京的明郑军队于未据台前,于1640年代大本营即驻于厦门,其编制为内司镇(藩主直辖) 前镇、后镇、一镇、二镇、三镇、四镇、五镇、楼船镇、左、右武卫营、左、右虎卫营、骁骑镇(骑兵营)、神器营(炮兵营)、亲丁镇等。
攻下台湾的明郑军队,随郑成功去世及丧失金厦据点后军力大幅受损,除郑经于闽南西征所建立的军队外,以屯兵方式为主的台湾明郑时期军队约数万名。并於台湾如简化成五军戎政(五军戎务)、总督军务、管军提督、将军、亲军卫镇、陆师镇、水师镇及监军数部份。
1683年(永历三十七年)明郑覆灭后,郑军将领与军队悉数被强迫内渡中国大陆,而据《钦命太保建平侯郑造报官员兵民船只总册》,据守台湾的官兵共有37500名。
在经济方面,明郑于台湾经济史仍占有一定比例,该时期是台湾农业发展的奠基时期。其中,以经贸与农业为主。
郑氏据台目的在於以台湾为根据地以便光复大陆,养军系其据台最迫切的大事,为了寓兵於农,实施屯田制,於是任凭部众圈地占田。虽然他的圈地运动有明令「不许混圈土民及百姓现耕田地」,但这只是文字功夫而已,实际上无论「文武官田」或「营盘田」多的是侵占平埔族社土而来的,诚如《海上见闻录》所说的:「以各社土田,分给与水陆诸提镇」。当初荷人要建造商馆,还知道向新港社人买地,现郑氏统治集团则肆行圈地占田。
农业经济方面,为了解决军队兵粮问题,不论郑成功或郑经基本上都贯彻“寓兵于农”的策略,也是诸将士平日分散各耕地,按镇分地、按地开垦。这种具有营盘田、文武官田的土地私有制,于定则征赋的经济模式下,大量提供经济产能。根据统计,包含承袭荷据已开垦的“王田”、后续开发的营盘田、官田、私田等,明郑时期拓垦的田地超过一万八千四百五十四甲以上。此等经济开发,虽造就农耕文化盛行的汉人,但郑氏王朝扩张领地的行动,却也同时让台湾原住民面临比荷据时期更严重的生存危机。军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郑氏军队军需粮饷供应难题,并较好地保持了部队战斗力,促进了台湾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 合,从而有效地抗击了清军,维持了郑氏政权的生存。
为了军需民食,台湾农产重心由糖转米,这个农业经济的性格转变直至今仍影响台湾。1665年,陈永华的农业水利更促使汉人移民至今高雄的方向发展。除此,陈永华引进同安制盐法至台湾来发展盐业经济,除此尚有鹿皮、鹿角、鹿脯等土产的外销,因此多鹿的台湾,来自原住民团体的捕鹿业,也是早期台湾的重要经济产业活动。
郑经主政后,陈永华的中央政府体制,除了可以行使及于全岛的行政力量,体制层次分明,让南台湾成为一独立于清朝的大明基地,也着实变成一个个别经济体。由于贸易对象众多,因此流通东宁的货币可以分为银币与铜钱二类,银币又有银元与银锭二者。银元主要是西班牙银元,于荷兰与西班牙时期大量进入台湾流通。东宁建国后,银元持续流通,依外型与重量主要分为剑钱、圆钱、方钱以及茇等类型:
银锭则是来自中国大陆,由郑氏携入台湾。东宁户官杨英,曾遣人前往麻豆社、新港社、目加溜湾社以及萧垅社,以银锭交易买籴禾粟。铜钱则主要来自东方世界,主要分为永历通宝、宽永通宝以及宋代古铜钱三种:
郑芝龙初建明郑势力后,立即成为海上霸主。明朝郑氏的崛起,虽影响到荷兰人的贸易,让荷兰人数度联合其他势力功击郑芝龙,但郑氏势力仍持续扩张。其规模史载叙述形容:“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以此富敌国,自筑城安平镇”; “从此海氛颇息,通贩洋货,内客外商,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商贾有二十倍之利,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寖以大显”“八闽以郑氏为长城”,至此,明郑势力的通商范围广及:大泥、浡尼、占城、吕宋、魍港、北港、大员、平户、长崎、孟买、万丹、旧港、巴达维亚、麻六甲、柬埔寨及暹罗,
1661-1683年间,台湾海峡两岸分别为清朝和郑氏政权所统辖,尽管居住在海峡两岸的 人们在政治上是对立的,可正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加上经济上的原因和人文方面的原因,当时海峡两岸的海上交通去是相当繁忙的,但大多数与军事活动有关。在 清政府实行严厉的封锁政策下,人们克服了制约海峡两岸海上交通的各种因素,两岸的交通和贸易活动始终没有停止过。
郑经退守台湾后,试图透过贸易来提升国力。因为清朝实施迁界令,他接受陈永华的提议,贿赂清朝将领进行走私。由沿海流民负责转运货物,当时台湾的汉人男多女少,甚至进行妇女的人口贩卖。流民也负责替郑军据守岛屿。
郑经积极拓展国际贸易,因此派出使节团至万丹(Bantam,今日的西北爪哇)邀请英国东印度公司来东宁进行贸易通商并给予英方优惠礼遇。1670年(永历二十四年)6月3日,英方船舰万丹号(The Bantam Pink)与珍珠号(The Pearl)航抵台湾。同年9月10日,英方指挥官克利斯布(Ellis Crisp)与郑经签署非正式通商协议。
1672年10月13日,郑英正式缔结条约。此条约对英方来说是为了拓展国际贸易版图,而郑方则是为了取得军火以增强军事力量。英国人也帮助郑军训练炮兵,郑经还借用英军炮兵作战。虽然双方签订通商条约,但英国东印度公司却因郑方对货品的种种限制而经营不善。1681年,英国人关闭台湾商馆,仅留一人代理清理债务。双方关系遂告一段落。
德川幕府是郑氏王朝重要的贸易伙伴,台湾大量输入日本银、铜、铅、盔甲,以支援战争的需要,双方的贸易量在1665年到1672年达到高峰, 而为了加强郑、日的贸易关系,郑经允许日本商人住在基隆。
荷西统治时期的台湾汉人最少大约也有5到6千多人,荷兰统治后增加到大概1万多人。 1650 年增加到大概1万多人。到了郑成功时期,由于驱逐了荷兰人,又大量消灭中部大肚王国的平埔族叛乱,使人口锐减,但带来的军民使人口又增加到了3万多人,来到台湾的汉人都是追随郑成功从福建反清复明的郑军部队。1680年明郑末期,台湾人口20万人。
明郑汉人人口过少导致明郑政权实际统治区域只有台南沿海一带,台湾大部分地方还在土著的手里。尽管郑氏水师东亚第一,但由于缺乏后备力量,别说光复大明,连保住明郑不被清朝和西方殖民军所灭都很困难。
伴随着郑成功收台,一批饱学之士也随之迁来,他们为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郑成功、郑经父子及其后裔,在移植并推行大陆封建生产方式的同时,还兴学校、开科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改善了台湾的社会环境。
郑成功去世后,继承者郑经与明郑主要官员陈永华积极从事台湾教育工作。1666年(永历二十年),陈永华于承天府建造全台湾第一座孔庙(今台南孔庙),并在孔庙左厢内设置太学,即今该地全台首学由来,这也是全台湾的第一所由官方出资兴办的求学场所,名字称为官学,又因为设于孔庙内又称为儒学。
在选才方面,于各社设学校,八岁入小学,教授经史文章。天兴、万年二州,每三年举行科举考试。通过州试者可参加府试,通过府试者又可参加院试,各试策论,取三试皆通过者入太学。月课一次,给廪膳。三年大试,拔其尤者补六科内都事。
对於原住民「番童」的教育,东宁王国当局也一样在辖下的「番社」设立学校,教以儒家的内容及价值观,所使用的语文当然是汉语,不再是西拉雅人自己的新港文。平埔族西拉雅人的文化语言,开始受到侵害。受影响最深的是承天府(台南)以北的数个大「番社」—新港、麻豆、萧垄、目加溜等社,这是荷兰时代的基督教布教重点区,显然陈永华要扫除基督教的异端影响,施以中国文化的正统教化。荷兰人为传播基督教文化,让平埔族西拉雅人有了自己的文字,保留自己的语言;中国文化一进来,平埔族却要开始面对自己语文沦丧的危机。
平埔族在荷兰时代曾因不满荷兰人的统治,发生过数次反抗事件。郑成功攻打台湾时,有些平埔族对郑氏寄予厚望,还发生过杀荷兰人以迎郑军的情事。可是郑氏政权进入台湾后,统治平埔族,却比荷人更加酷烈。
在清廷控制全中国的过程中,由于强制推行剃发易服、圈地等政策,遭到了各地汉人大规模的武装抵抗,导致了清军的血腥镇压,尤其以江东、江南一带为残酷,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汉人古代移居台湾即着汉服,至明郑治台期间,台湾汉族居民其衣饰也遵循着传统的明朝之制,与已为满族所统治的中土,所施行的满式服饰制度有别,而形成两种不同的衣饰文化。所以不论是郑成功所穿着的胄甲战袍;或是头戴折上巾冠帽、翼善冠,身穿宽衣宽袖的交领官袍。还有协助郑成功担任策士的通事何斌(客家籍),他头戴四方儒巾,身穿宽衣交领大襟袍,也都是明代的式样的汉服。
1650年代后,清朝多次尝试与明郑政权和谈,但从郑成功以至郑经,服制问题始终是明郑与清朝双方谈判时,所重视的条件之一。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明郑降清,台湾汉人的衣冠服仪制度也有所转变,根据文献的记载:
从这段内容中得知明郑最后一位继承者郑克塽被招抚的过程。郑克塽已知政局大势已去,于是借由遵循满族男士衣冠制度中的“薙发令”,以表彰归降于清朝的心意。往后,台湾汉人的传统丧礼中,遂产生戴笠登椅之套衫仪式,俾使完成灵魂上不见清朝天、下不踏清朝地之意愿,以表世守“东宁”王国正气,未受满人之侮辱。
暂无史料可证明郑定有“国语”或“标准语”。但据“郭弘斌:郑氏王朝”披露,明郑时期,当时民间普遍使用的的语言应是闽南话的泉州腔,并形成一个以闽南人为主体的社会体系。且根据荷治时代的台湾人民、地名等音译,与闽南语相同。如Zeelandia(荷文意为海中之地)译为热兰遮,Coyett为揆一(最后一任荷驻台长官)、Tyawan为台湾等。后来渐渐吸收部份原住民族语、荷兰语、日语等而成为今日的台湾闽南话(台湾人称为“台语”)。
不过当时中国官僚阶层通行南京官话,而明郑部分将领有曾在南明朝廷任职的经历。部分明郑官员应该有使用南京官话的能力。台湾客家话亦通行于客家地区,客家人于荷治时期即已渡台(例如荷兰通事何斌),郑军中亦有多位客家籍将领(如刘国轩)随同郑成功攻取台湾。
郑成功:《延平二王遗集》。
郑经:《东壁楼集》、《延平二王遗集》。
朱术桂:《绝命词》。
沈光文:《文开文集》、《流寓考》、《台湾赋》。
王忠孝:《王忠孝公集》。
徐孚远:《钓璜堂存稿》。
杨英:《先王实录》
1662年,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政权,不少闽粤(福建、广东)居民纷纷来台,台湾成为闽粤汉人的移民目的地之一。因此,带来了闽南、广东的民间音乐。例如:说唱、南管、北管、歌仔(歌仔戏的原型)、布袋戏、客家八音。
明郑政权收复台湾,在渡台遗民情绪上引发了双重反应:一是夺回失地的民族自豪感;二是败退于清军的失落感。此种反应及于台湾诗坛的影响,则是出现了一些诗情昂扬的作品,这打破了自沈光文以来全面抒写悲情的局面,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抒写悲情的主线。之后,郑经失政、明政渡海西征,郑克塽降清,使得台湾诗歌抒情再经悲喜交错,最终回到悲情的老路上。此种创作情态是明郑政权直接作用于诗人心态的结果。
由于明朝极重视代表众星拱辰的真武玄天大帝,奉玄天上帝(上帝公)为护国之神。故明郑亦将明朝“护国家神”真武大帝奉为王朝守护神;香火传入大员后大力兴建真武庙,促成来台汉人热切信仰真武大帝;其中位阶最高的台南北极殿享有“大上帝庙”美誉,为官阶最高之大庙,敬以春秋两大祭。当时中国大陆渡来汉民、兵士、商船航行海上需依靠北极星以进行船舶导航,因此来台汉人亦多数信奉上帝公。
清王朝攻台是利用当时相对少数的妈祖信仰,对明郑官兵发动心理攻势,因此明郑灭亡后,清廷便大肆在台宣扬妈祖神迹,贬低原有的真武信仰与庙宇位阶。故明郑盛行的玄天上帝延至清治时代中叶后逐渐不及于妈祖。日后清王朝遂利用妈祖信仰之宣传战对付各种抗清运动,历经日据时期民间对传统信仰的凝聚力,最终使妈祖成为信仰主流。
除了祭祀政教地位的真武玄天大帝的武庙、孔子的文庙,郑氏另外又祭祀教人忠义、商业之神的关帝庙;关帝庙数量更是当时之冠。仅设民庙者为送子观音、去魔除煞的观音庙;保身家康健的大道公庙;以及主祀东岳大帝的东岳庙。
台湾在荷兰统治时期与基督教密不可分,研判当时已有不少汉人新教徒及新港社原住民新教徒,代表人物为郑成功在台通事何斌。随着荷兰东印度公司败退离台后,基督教也与荷兰人一起退出台湾,在台湾传播首度中断。
明郑时期在台湾设立土官。该制度适用的范围为归顺明郑的台蟹湾原住民族社,其中以“熟蕃”称之的平埔族各族社居多。
明郑于原住民部落中遴选可负责协调的首脑人物,充当明郑与该原住民的沟通管道。其遴选方式可能是由官方指派,亦可能由部落住民推选。而选出的土官并非该族社部落酋长,于两造之间也没有任何绝对的权力。
在配置数量上,此土官于小型的族群“蕃社”中可能只有一名,大社则会设置正副两名。选出后,明郑会给予该土官身分证明或牌照,其权限与任务为约束族群与负责族群行政业务。另外,土官也要经由汉人担任的通事来与官方沟通。整的来说,土官的权利与威望既不能与族群酋长相比,也无法跟通事比评。
参见:刘国轩屠村事件
郑氏政权变荷人的间接统治为直接统治,平埔族人不能忍受郑氏政权的奴役时,反抗就起来了。如1661年大肚社之役(此大肚系在赤崁一带)、1670年沙辘社之役、1682年竹堑、新港等社之役。然而,弱势的平埔族,每一次的反抗,只有引来更残酷的屠杀。其中最凄惨的,要算是沙辘社了。沙辘社原本有数百人,可是被郑成功的部将刘国轩一进去之后,杀得只剩下六人。连小孩都不留。诚如潘英在《台湾平埔族史》一书中所中的:郑氏对平埔族而言,不仅是第二个外来政权,而且是不公不义的暴虐政权。
永历十九年(1665年)四月,清荷联军进攻澎湖,却遇到台风无功而返。清朝因此放弃进攻台湾,恢复和郑氏王朝谈判。
郑经曾写信给其舅董班,称台湾“幅员数千里,粮食数十年,四夷效顺,百货流通,生聚教训,足以自强。又何慕于藩封?何羡于中土哉?”。故在1667年7月和谈中,郑经声称台湾“非属(中国)版图之中”、台湾“东连日本,南蹴吕宋,人民辐辏,商贾流通。王侯之贵,固吾所自有,万世之基已立于不拔”。而此观点并非郑经所有,明末也有人持有这种观点。
1669年和谈中,郑经又强调郑氏占据台湾,是“于版图疆域之外,别立乾坤”,又说台湾“东宁(台湾)偏隅,远在海外,与版图渺不相涉”两次谈判中,郑经都以不接受剃发为由拒绝。康熙帝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却仍然强调:“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这一点触及了康熙帝的底线,他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谈判因此最终破裂。
1677年和谈中,清朝康亲王杰书向郑经许诺,如果郑军撤离大陆沿海岛屿,退守台湾,就答应台湾变为藩属,与台湾“通商贸易,永无嫌猜”。
1678年3月10日(康熙十七年二月十八),郑经派遣刘国轩先攻下虎渡桥,切断漳州、泉州的联系,经过约3个月的包围,于7月28日(六月初十)攻陷海澄,但接下来在漳州、泉州一带的战斗,都没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战况出现僵局。1678年和谈中,清朝将领赖塔给郑经信称,如果郑军肯退守台湾,则“本朝何惜海外一弹丸之地”,郑氏可永据台湾,“从此不必登岸,不必剃发,不必易衣冠。称臣纳贡可也,不称臣,不纳贡亦可也。以台湾为箕子之朝鲜,为徐福之日本”。十二月,清朝再度恢复迁界令,北从福州、南到诏安的沿海都设立要塞, 并且盖围墙当作界线,使得郑氏王朝的商业活动大受打击,无法再透过贿赂清将进行交易。经过多年的征战,郑氏王朝的财务已经严重透支,军队又缺乏补给,郑经只得放弃东南沿海的所有据点。
1680年(康熙十九年)正月,清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率舟师进攻金、厦。郑经以右武卫林陛督师抵御,刘国轩部亦自海澄来援,战皆不利,郑经率诸将回台湾。其母董夫人见而责之曰:“七府连败,二岛亦丧,皆由汝无权略果断,不能任人,致左右窃权,各树其党。”郑经无言以对。秋八月,清贝子赖塔复致书郑经,准照朝鲜事例,“不剃发,不登岸,称臣入贡,俾沿海生灵永息涂炭”。郑经复书,请如约,请要求留海澄为互市地。福建总督姚启圣不许,和议又再次搁置。
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继承郑成功於台湾建立政府体制的延平王郑经,接受靖南王耿精忠请援,率军由台湾西渡福建。郑经先调遣兵万人、船百余艘先行至厦门,耿军派人往接。开始时,郑军军容不似郑成功时代之壮盛,耿精忠一开始甚为轻视。但郑经以厦门为根据地,陆续攻下漳州、泉州与潮州三府,进而攻下闽粤交接的重要据点惠州。郑经于攻下多座城市,商请耿精忠如约拨船及地方安插兵士。耿精忠不答,双方开始交恶。
1680年代始,广东平南王尚之信、福建靖南王耿精忠相继为清军所平定,云南平西王吴三桂亦死亡,明郑势力败退仅能守住厦门。1680年,清将万正色遣人游说郑军水师副总督朱天贵(原为耿精忠部将)率舰300艘,将士2万馀人降清,郑经放弃厦门并率残馀兵力回台,至此,明郑在闽南的势力再度消失。
郑经没有利用三藩之乱郑军渡海西征,占有闽南粤东一带的有利机遇,从大陆移民由于迁海令和战乱产生的大陆汉族流民充实湾岛,可以说是一大失策。也导致了郑经渡海西征失败后明郑一蹶不振。
英国东印度公司也因郑经的邀请前来台湾,双方于1672年签订通商条约。郑经因此透过英国获得火药和兵器,英国人也帮助郑军训练炮兵,郑经还借用英军炮兵作战。
永历三年,郑成功復遣使乞师日本。是时日本方行锁港之策,文恬武嬉,不欲有事国外,幕议不可,唯时馈军糈以助之。及克台后,日人之在台者,礼之有加。永历二十年,忠振伯洪旭以商船贩日本,购造铜砲、刀剑、甲冑之属,并铸永历钱。永历二十八年夏,为三藩之役,郑经至思明,命兵都事李德东聘,再作兵铸钱。而日本亦岁以宽永钱相餽,贸易繁盛。及郑氏亡,德川幕府亦严锁港,往来遂绝。
吕宋经略初,罗马神甫李科罗布教厦门,郑成功延为幕客,军国大事时諮问焉。克台之第二年,召之来。春三月,命赴吕宋,劝入贡,而阴檄华侨起事,将以舟师援也。既至,吕宋总督礼之。华人闻者,勃勃欲动,盖久遭西人残暴,思歼灭之,以报夙怨。事泄,西班牙人戒严。五月初六日,以骑兵一百、步兵八千,分驻马尼拉。凡华人商工之地,皆毁城破砦,虑被踞。而华人已起矣。鏖战数日,终不敌,死者数万,多乘小舟入台,半溺死,成功抚之。而吕宋仍俶扰,又虑郑师之伐也,遣使随李科罗入台。诸将议讨之,未成而郑成功病革矣。
永历二十年秋八月,吕宋总督遣使贡方物,且请传教。勇卫陈永华不可,命以中国之礼入覲,申通商之约。於是贩运南洋,远至安南、暹罗、噶拉巴,海通之利,国以日殖。
永历二十六年春正月,统领顏望忠、杨祥请伐吕宋,以为外府。侍卫冯锡范认为不可。
永历三十七年夏六月,清军破澎湖。诸将以台湾势蹙,不可居,议全师取吕宋。建威中镇黄良驥主其议,中书舍人郑德潜力赞之,出吕宋地图,指示险要。提督中镇洪邦柱愿为先锋,正总督刘国轩以为不可。冯锡范詰之,主张投降。郑克塽犹预,遂降清。南征之议,至今无有道者。
常见的“明郑”或“东宁”其实都并非郑氏王朝的国号,其国号沿用南明的“大明”国号。其中,东宁国的东宁二字并不是真有一个国家叫做“东宁”,东宁其实是地名,郑经从来没有正式宣布使用东宁为国号,记载中只称东宁为台湾的总地号。类似的情况,大略在同一时期越南的广南国也一样,虽然一般称其为广南国,但“广南”并非其正式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