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

更新时间:2024-10-03 15:18

梅江区,隶属广东省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梅州市中部,梅江中游,东临梅县区大埔县,南、西、北接梅县区,总面积570.61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梅江区辖3个街道、4个镇。2023年,梅江常住人口43.71万人。

历史沿革

梅州城区(今梅江区)原是程乡县治所在地,向称梅城。南朝齐置程乡县至宋初设梅州500多年间,州、县皆无城。北宋皇祐四年(1052)始在今梅城江北筑土城,周围长450.3丈(约1499米)。明洪武十八年(1385)拆西城垣,扩辟县城,周围长985丈(约3250米)。

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为直隶嘉应州。清末,嘉应州城区扩大。辖东街、西街两堡。东街辖一甲至十甲及金山甲、攀桂坊,西街辖一甲至十甲及曾井甲、红杏坊、社甸甲、百果围和乌廖沙。

民国元年(1912),嘉应州改为梅县后,县城仍辖东街、西街两堡。民国20年(1931),由堡改为区乡。民国26年(1937),梅县整编区乡,县城称为梅城镇。1949年5月,梅县解放,在设置新政区时,县城仍称梅城,政区则称城内区。

1950年3月,复称梅城镇。1958年9月至11月,实行公社化期间,梅城镇改称梅城卫星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名梅城人民公社。1975年8月,梅城镇改为梅州镇(仍隶属梅县)。

1978年12月,梅州镇从梅县分出,升格为县级,改称梅州市,隶属梅县地区管辖。

1983年6月,梅县和梅州市合并,初称梅州市,9月改称梅县市。

1987年4月,区、小乡建制撤销,改设乡(镇)制。全县共设10个乡、22个镇、4个市区街道办事处(8月增设北区,共5个市区)。

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3月,梅县市建制撤销,分设为梅县、梅江区。

行政区划

1982年,梅州市基层政区设东区、中区、西区、南区4个办事处和东郊、西郊、江南、梅江4个公社,下辖32个居民委员会、29个生产大队、395个生产队。

1983年6月,梅县和梅州市合并,称梅州市,同年9月改称梅县市。县市合并后,江南公社撤销,并入南区,在城区设南区、东区、中区、西区。

1983年11月,基层政权人民公社建制撤销,恢复区乡村制,取消人民公社名称,以原有公社改为区,设区公所。生产大队或联队改为乡,设乡人民政府;按农民居住聚落点和自然村建立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梅县市共设31个农村区、4个市区街道办事处、1个直辖区级镇;区以下设271个乡、10个乡级镇、34个居委会;乡以下设849个村。

1987年4月,区、小乡建制被撤销,改设乡(镇)制。梅县共设10个乡、22个镇、4个市区街道办事处(8月增设北区,共5个市区)。下辖451个村、61个居民委员会、5395个村民小组。

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3月,梅县市建置撤销,原梅县市的行政区分设为梅县和县级梅江区,梅江区由原梅县市城区5个办事处(金山、东山、黄塘、五洲、江南)和城郊5个乡镇(城北、东郊、西郊乡和长沙、三角镇)组建而成,为梅州市直辖县级区,治所在梅城江北仲元东路51号。

1989年,黄塘办事处因城区有上黄塘、下黄塘、黄塘居委等名称,容易混淆,经省政府批准,将黄塘办事处改名城西办事处。

1998年,按省政府规定,理顺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撤销管理区办事处,设立村民委员会。全区5个农村乡镇60个管理区办事处改设60个村民委员会。

1999年,经省政府批准,撤销城北乡、东郊乡、西郊乡建制,设立城北镇、东郊镇、西郊镇。

2002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梅江区部分镇、办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销东山街道办事处、东郊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金山街道办事处,撤销西郊镇、城西街道办事处,设立西郊街道办事处,撤销五洲街道办事处,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城北镇。调整后,梅江区辖长沙、三角和城北3个镇和金山、西郊、江南3个街道办事处,下辖54个村民委员会和3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2年9月23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民政厅印发《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同意梅县西阳镇划归梅州市梅江区管辖的批复》,同意梅县西阳镇划归梅州市梅江区管辖。调整后,梅州市梅江区辖长沙、三角、城北、西阳4个镇和西郊、金山、江南3个街道办事处。

2022年,梅江区辖长沙、三角、城北、西阳镇4个镇和西郊、金山、江南3个街道,下辖81个村和48个社区。

截至2023年6月,梅江区辖长沙镇三角镇城北镇西阳镇4个镇和西郊街道金山街道江南街道3个街道。梅江区人民政府驻金山街道仲元东路5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梅江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梅江中游,梅州市中部,东临梅县区雁洋镇和大埔县银江镇,南与梅县区梅南镇交界,西连梅县区程江镇和大坪镇,北接梅县区石扇镇和城东镇,是梅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总面积570.61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7.85平方千米。

地质

梅江区属中国东南部华夏古陆的一部分,构成古陆的基底为前泥盆系变质岩。从晚古生代到新生代,几经海陆变迁,出现了一系列沉积建造,区境泥盆至第四纪地层均有出露。

地貌

梅江区,地势东南高,逐渐向东北、西北倾斜。区境为梅江河流经莲花山中部山谷而形成的河谷盆地。地形可分为盆地、丘陵和山地3个类型。

气候

梅江区,地理位置靠近北回归线,东近太平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日照长、冬季日照短,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但易旱易涝,偶有奇热和严寒,四季宜耕宜牧。年平均气温21.5℃,年平均日照时数1824.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525.6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04天。主要灾害天气有:春季低温阴雨、倒春寒,5~6月间的龙舟水和春秋间的台风雨,秋季寒露风和冬季霜冻等。

水文

梅江区,境内主要河流有梅江、程江、周溪水、扎田水、古田水、明扬水、大密水、小密水、白宫水、龙坑水10条。其中梅江为主干流,源自广东省陆丰、紫金两县界处的武顿山七星岽,沿莲花山北麓自西南向东北穿流,在五华县河口汇五华河,至兴宁水口称琴江,汇宁江后称梅江。梅江在梅县区畲江镇流经梅江区长沙镇入梅州市区,在金山芹洋村口流向西阳镇出境,经梅县区丙村、雁洋、松口,在大埔县三河坝衔接韩江,流经潮州,在汕头入海。梅江全长307千米,集雨面积1.41万平方千米;梅江流经梅江区境域30多千米,集雨面积300多平方千米。

土壤

梅江区,地处梅江流域的梅城盆地。土壤分为黄壤、红壤、赤红壤、紫色土、潮沙泥土、水稻土 6个土类,11个亚类、28个土属、40个土种。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主要有煤炭石灰石铅锌矿钨矿花岗岩等,主要分布在城北镇长沙镇

人口

2000年,梅江区总人口313821人,各街道(镇)人口: 东山街道27471、金山街道18639、 城西街道17109 、江南街道72418 、五洲街道21758 、东郊镇34320 、西郊镇23980 、三角镇50564、 长沙镇10320、城北镇37242。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19年末,梅江区常住人口423980人,比上年增长0.11%,城镇化率为95.66%。户籍人口357495人,其中:女性 179974 人。按计生口径户籍人口出生率12.26‰,死亡率6.29‰;自然增长率5.97‰。

2020年,梅江区户籍人口358261人,其中:女性 180897人。按计生口径户籍人口出生率9.65‰,死亡率6.34‰;自然增长率3.30‰。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梅江区常住人口为43561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0928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6334人,增长6.43%,年平均增长0.63%。流动人口为122667人,其中,外省流入人口为23719人,省内流入人口为98948人。

2021年末,梅江区常住人口437107人,比上年末增长0.14%,城镇化率为93.07%,比上年末提高1.44个百分点。户籍人口359509人,其中:女性182028人。按计生口径户籍人口出生率8.07‰,死亡率6.37‰;自然增长率1.70‰。

2022年末,梅江区常住人口43.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7万人,同比增长0.17%。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0.9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3.58%,比上年末提高0.51个百分点。全区户籍人口36.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9万人,同比增长0.53%;其中,城镇人口30.63万人,乡村人口5.5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4‰,死亡率为6.94‰,自然增长率为-0.55‰。

202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3.7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1.4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4.80%,比上年末提高1.22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36.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88万人,乡村人口5.5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2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41‰;死亡人口0.29万人,死亡率为7.39‰;自然增长率为-0.98‰。

民族: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参考资料来源:

经济

概述

梅江享受老区苏区振兴发展、西部大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多重政策叠加,国家和省、市在配套政策、项目布局、资金安排、要素供给、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梅江全力支持。梅州市对鼓励类企业所得税、高端急需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给予补助,并且可以免申即享,梅江正处于“机遇前所未有、前景一片光明”的发展黄金期。

2023年,梅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304.98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4亿元,比上年增长3.9%,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1%;第二产业增加值131.90亿元,比上年增长8.7%,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1.4%;第三产业增加值163.54亿元,比上年增长4.0%,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6.4%。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3.1:43.2:53.6,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减少0.4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9717元,比上年增长6.0%。

2023年,梅江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36元,同比增长4.6%。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495元,同比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44元,同比增长4.9%。全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3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可比口径(以下简称同口径)增长10.3%,自然口径增长27%。其中,税收收入4.34亿元,可比口径下降3.6%,自然口径增长19.4%。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48亿元,同比增长7.3%。

2023年,梅江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6.0%。其中,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3.8%。在项目投资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6.5%。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比上年增长13.8%,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1.7%,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增长9.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64.1%,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6.5%,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4.8%。

城市商贸综合体:总部经济中心万达广场万象江山东汇城万佳时代国际广场客都汇商业文化广场梅州中骏世界城梅州东山新天地时光梅州铜锣湾欢乐颂客都新天地中和广场中寰广场、恩华商业广场、梅州市义乌小商品批发城广东省盐业集团城市综合体江南新城剑英公园城市综合体龙上城市综合体梅州花博观赏园梅州海吉星农产品商贸物流园梅江区农博城梅州国际商贸城园区综合体梅州昭华教育城综合体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等。

第一产业

2020年,农林牧渔总产值14.68亿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增至3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增至50家,乐得鲜、强惠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蔬菜、茶叶、稻米、水产、花卉等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实现集聚发展。

2023年,梅江区农林牧渔业产值14.37亿元,比上年增长3.9%。分行业看:农业(种植业)产值增长0.6%,林业产值增长18.2%,牧业产值增长31.8%,渔业产值增长2.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增长6.2%。

2023年,梅江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3766亩,比上年下降6.0%;稻谷种植面积35681亩,下降10.0%;油料种植面积5734亩,增长8.1%;蔬菜种植面积74760亩,下降0.2%;园林水果种植面积39095亩,增长2.0%;茶叶种植面积24798亩,下降2.5%。

2023年,梅江区粮食产量21420吨,比上年下降7.0%,其中,稻谷产量16256吨,下降9.3%;油料产量1233吨,增长17.1%;蔬菜产量124042吨,增长1.5%;水果产量44684吨,增长6.6%;茶叶产量1890吨,下降30.5%。

2023年,梅江区猪牛羊禽肉产量7128吨,比上年增长20.8%,其中:猪肉产量5764吨,增长35.2%;禽肉产量1287吨,下降18.2%。年末生猪存栏3.92万头,增长36.0%;生猪出栏5.5万头,增长36.1%。

2023年,梅江区水产品产量8122吨,比上年增长2.8%。

农业产业园:广东金柚产业集群广东柚子跨县集群产业园广东梅州梅江台湾农民创业园梅州市梅江区预制菜产业园梅州市梅江区客家预制菜产业园梅州柚优势产区产业园梅州市丝苗米产业园梅州市乐得鲜(梅江)蔬菜产业园梅江区茶叶产业园梅江区水产产业园绿道(梅江)花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梅州市万事好种养园区广东道地药材现代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九里香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基地梅江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园台湾精品水果、蔬菜示范园京东智慧渔业产业园梅塘村杨桃产业园梅州市区域性骨干粮食应急配送中心梅江区城北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区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梅江区蔬菜产业基地广东省菜篮子工程梅江自家人蔬菜基地梅江区城北镇国家森林生态道地药材沉香种植基地梅江区名贵木材生产销售示范基地中国珍稀苗木产业暨金花茶综合标准化研究基地广东新绿源科技有限公司珍稀苗木花卉培育基地万山古村农业创意园天然冰片生产基地城北兰花基地尚上升石斛基地等。

第二产业

梅州经济开发区是梅州市乃至全省重要的电路板生产制造基地,对梅江区工业经济的影响巨大,是梅江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梅江区制造业主要依托梅州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主导产业,园区已形成铜箔生产—覆铜板生产—PCB生产—电子电器产品生产的产业链,以国威电子、博敏电子、志浩电子等为龙头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已初具规模,规上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产值占比均超过80%。正积极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依托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梅州高端电路板产业)基地,加快由中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型,主动对接大湾区5G通讯、智能驾驶和智能家电产业链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创新平台,推动电路板产业进入大湾区产业链前沿技术领域。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材料、绿色食品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经济新增长点。

2020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家。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工业技改投资累计完成17.5亿元。新兴产业培育取得成效,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阿里云、金山云、飞翔云等项目建设,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91.9%、89.9%。2019年梅州经济开发区(东升工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已形成以铜箔、覆铜板、电路板和电子电器产品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成为广东省印制电路板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2020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增至63家。博敏电子、风华环保、志浩电子等企业成功申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专项”项目。创新平台加快集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梅州市粤科新材料与绿色制造研究院建设加快,全区设立研发机构的规上企业有20家,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

2023年,梅江区75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1.63亿元,比上年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00亿元,比上年增长5.9%。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10.3%,股份制企业增长11.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4.8%,重工业增长11.3%。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6.8%,中型企业下降4.8%,小型企业增长37.1%。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118.53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烟草、电力、电子信息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1%、8.3%、7.7%。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9.44亿元,比上年增长7.0%;实现利润总额9.87亿元,比上年下降32.9%。全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29.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6个;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3.73亿元,增长17.9%;建筑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64.94万平方米,增长10.1%;房屋竣工面积136.11万平方米,增长140.6%。

工业产业园: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广州增城(梅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梅州东升工业园梅江区城北特色产业园梅州市电动力材料基地梅江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电子电路制造)特色产业园国家级(铜箔)制造业创新中心广东高性能电解铜箔创新研发中心尧圣太阳能产业园梅江区珠宝产业园海丝珠宝产业园梅州海丝珠宝生态谷梅江珠宝小镇茂叶(梅州)一二三先导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地雁中实业智能互联网服装生产基地鸿宇电子高端线路板产业园等。

第三产业

梅江区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重点发展文旅产业、体育产业、总部经济、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康养产业,加快形成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坚持全域化引领,以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为平台,加快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进林风眠艺术小镇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客天下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充分发挥客家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等优势,发展文化体验旅游。发挥“足球之乡”优势,围绕梅州创建“足球特区”,深入推进足球改革试点。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在梅江区设立大企业集团综合总部或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深入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推动乡贤投企业总部回迁梅江。加快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区—县城—乡镇—农村”的四级商贸物流网络体系,巩固加强梅江区作为梅州市流通中心枢纽地位。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工业、农业、传统商贸、旅游、教育、医疗、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领域加速应用电子商务。鼓励各类养老和医疗卫生机构深度合作,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构建养老、医疗、照护、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相互衔接补充的“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模式。

服务业

2023年,梅江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3.54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0.66亿元,同比增长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61亿元,同比增长9.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95亿元,同比增长11.5%;金融业增加值33.57亿元,同比增长6.5%;房地产业增加值19.24亿元,同比下降1.7%。全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8.93亿元,同比增长3.5%。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3.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5.1%;房地产业同比下降23.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下降14.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下降11.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增长3.3%。

国内贸易

2023年,梅江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12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3.2%,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41.87亿元,比上年增长2.5%;餐饮收入9.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对外经济

2023年,梅江区货物进出口总额2740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1%。其中出口总额2235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2%,进口总额5046万美元,同比下降6.0%。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89.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3.8%。

金融

截至2023年末,梅江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47.7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80.23亿元,增长10.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25.9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0%,贷存比为87.1%。全年全区人寿、财产保险保费收入0.77亿元,比上年增长24.6%;赔款支出金额0.49亿元。

互联网产业园:中国(梅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客天下农电商产业园阿里云创新中心(梅州)梅州昭华硅谷科创园梅州市互联网产业园梅州市5G产业园梅州互联网创新中心梅州市互联网产业孵化园梅江数码港(飞翔云)互联网产业园飞翔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园梅江区青梅互联网创业产业园梅江区客服中心客天下融湾创业岛广东电信IDC数据中心佳都智慧绿洲PCI未来社区东升物联网小镇客天下微商创业小镇梅州喜多多电子商务科技园国威互联网产业园梅江区农村电商产业园梅江区数字BPO产业园梅江区跨境文化O2O产业园家乐电子商务创意产业园梅州动漫基地梅州市梅江区农村电商培训和就业创业基地梅江区电商网红孵化基地京东京喜梅州优品馆梅江区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梅江区数据共享平台智能化档案管理中心粤赣闽+应急云示范基地(梅州)梅州市电信、联通、移动5G网络基站梅州市梅州日报报业传媒中心等。

其他产业园:中国·客天下创业岛梅州通用航空基地梅州航空物流远程货站广东供销(梅州)产业园梅州市城区综合物流园梅州酒文化产业园广东省梅州市城区冷链物流及仓储基地梅州市创意金山文化产业园梅江区奥园养生园梅州市西阳康养产业园嘉应新区大百汇品牌发展创新园客都优选·乡村振兴馆中国岭南盆景艺术园玉庭楼·创客空间纯然文化创意园长寿基因超级供体菌群库嘉应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嘉应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嘉应学院校企合作实验室等。

交通

地处广东五大都市圈之一的梅江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粤港澳大湾区连接海西区、对接长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境内高速路网密集,轨道交通便捷。长深高速、梅汕高速可直达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汕潮揭都市圈和赣南闽西原中央苏区。梅汕高铁、广梅汕铁路、梅坎铁路,可直通梅州、汕头、广州黄埔、深圳坪山四大综合保税区。梅龙高铁通车后将2小时通达粤港澳大湾区和海西区经济区主要城市。

梅江区内有梅州梅县机场,直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大连杭州西安郑州长沙南宁海口贵阳珠海湛江宜昌台中高雄香港、印尼雅加达、泰国曼谷芭提雅、柬埔寨暹粒等国内及国际航班;共运营13条航线,通航城市增至17个,其中国际与地区航点4个,合作运营航空公司8家,初步完成东南亚、珠三角、港台、华东、西北、西南、中南、华北、东北等地区航线的规划和布局。

境内有长深高速济广高速汕梅高速公路梅河高速公路梅大高速公路泉梅高速公路广东段)、梅州西环高速公路天汕高速公路梅平高速公路205国道206国道等经过;双龙高铁梅汕高铁广梅汕铁路漳龙铁路梅坎铁路等设有梅州站,连结成沟通闽、粤、赣的交通网络,是泛珠三角区域联系闽、粤、赣的枢纽中心。围绕加快形成2小时交通圈,进一步构建起衔接粤港澳大湾区、海西区、汕潮揭城市群、赣南闽西原中央苏区等方向的“米”字形铁路网络,基本实现“1122”交通时空圈:即市区至各县1小时,梅州市至汕潮揭城市群1小时,梅州市2小时通达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海西经济区主要城市(厦漳泉)。推动五龙入梅江:建设梅州至汕头客专(已建成梅汕高铁)、梅州至龙川高铁(在建双龙高铁)、龙岩武平至梅州高铁(杭广高速铁路梅州至武平段)、瑞金至梅州铁路(瑞梅铁路)、梅州经漳州至厦门铁路(昆厦高铁梅漳高铁段),并建设“六环二十二射”市域公路网:由梅州中心城区“三环”、高速公路“两环十二射”、市域外围旅游公路环线、普通干线公路对外10条射线组成。

2009年8月,广州白云机场远程货站落户梅州,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航空物流服务分公司与梅县机场公司就合作开设梅州航空物流远程货站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梅县机场已成为白云机场继东莞、湛江后的广东省内第四家远程货站。

水泥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实现村村通四级公路,其中65%的村实现水泥硬底化,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74.2公里。

2023年,梅江区货物运输周转量31.1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9.23%,全年旅客运输周转量2.78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02.7%。年末公路通车里程976.183公里,比上年末减少2.7 %。

主要站点:梅州火车站梅州汽车总站梅州中心枢纽汽车站梅城江南汽车站等。

政治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3年,梅江区专利申请受权量574件,比上年减少22.1%;其中:发明92件,比上年增长2.2%;实用新型375件,比上年减少33.3%;外观设计107件,比上年减少15.1%。年末全区拥有国企事业单位各类科学技术人员5100人,比上年减少0.2%,其中高级职称1069人,比上年减少0.2%;中级职称2436人,比上年增长1.9%。

教育事业

梅州自古崇文重教,送子上学蔚然成风,其中梅县(含梅江区)是清代全国114个科举发达县之一,广东5个科举发达县之一。在科举时代,梅县(含梅江区)参加童试、乡试和殿试,考取秀才、举人、进士的人数众多。据《广东通志》《光绪嘉应州志》《采芹录》等资料统计,从宋代至清代,经会试、殿试考取进士有109名(其中翰林21名),明通进士10名,另有梅县寄籍外地考取的进士8名。众多士子蟾宫折桂,他们的身后是当地星罗棋布的书院和私塾。东山书院培风书院崇实书院是梅城具有代表性的三大书院,在清朝是嘉应州士子求学的高等学府。

据相关资料记载,仅清乾隆年间梅州境内就建有9所书院,至清末废科举前,据不完全统计,梅州已有书院24所、义学14所、社学20所、官学4所,私塾遍及城乡,而其中最具代表的地方当属创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东山书院,也是当时梅州官立最高学府。经历多代学识高深广博的儒家学者潜心执教,东山书院共培养出100多名进士、700多位举人,是古代梅州文教兴盛的浓缩。清状元吴鸿督学广东,曾盛赞梅州“人文为岭南冠”。当代,郭沫若亦赋诗赞之“文物由来第一流”。

从古至今,这片沃土上孕育了69位考取科甲功名的文武进士、11位两院院士、36位将军、19位大学校长。涌现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和现代绘画奠基人林风眠等一大批杰出名家。此外,这里还涌现出李黼平、李仲昭、李载熙、杨仲兴、李光昭、杨懋建、黄基、黄药眠、张资平、黄百韬、钟动、叶璧华等众多历史名人,在广东乃至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

梅江区是“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的中心地带,被誉为“客家之都”。梅江区有20多万海外华侨,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2001年底,华侨及港澳台同胞捐资兴办文教、卫生和社会各项公共事业累计达1.43亿元。

1997年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小康达标。2001年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初级卫生保健达标。辖区内有梅州商业学校等中专学校和嘉应学院本科院校,区属中小学校68间。1990年在全市率先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全辖区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均为全市之首。

梅江区有国家级重点职中1所、省一级学校3所(其中梅州中学是“全国示范性高中”)、市一级学校12所、区一级学校16所。全区小学毛入学率达107.3%、初中毛入学率达114.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8.3%。

2023年,梅江区共有独立设置幼儿园92所(其中:公办性质幼儿园14所,民办性质60所,集体办18所),在园幼儿人数16212人;完全小学28所(其中:民办3所),小学教学点3间,在校学生4105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普通中学14所,其中: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其中民办2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9143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职业高中2所(其中:民办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268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76人。2023年全区高考参考人数 2211人,本科上线人数 947人,本科率为 42.83%;专科上线人数 2198人,专科率 99.41% 。

教育基地:东山教育基地梅州昭华教育城综合体阁公岭外景写生基地广州美术学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嘉应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梅江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

科研机构: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梅州市农业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梅州技术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梅州产业技术研究院梅州市医药科学研究所梅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梅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高等院校:嘉应学院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梅州开放大学梅江开放大学

示范性高中:东山中学曾宪梓中学梅州中学

中小学:梅江区嘉应中学梅州市培英中学梅江区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学艺中学黄遵宪纪念中学梅江区联合中学梅江区乐育中学梅州市东升中学伯聪中学梅江区嘉应学院附属学校梅江碧桂园学校梅江区江北碧桂园学校客天下碧桂园学校梅江区芹洋学校梅州市实验小学梅江区实验小学人民小学林风眠小学梅州市梅江区华斯顿外国语小学梅州市梅江区客都小学梅州东山学校附属小学梅江区元城小学梅江区会文小学坜明实验小学金山小学湾下小学等。

中等职业学校: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梅州市艺术学校梅州农业学校梅州理工学校广东省粤东商贸技工学校梅州市商业学校梅州财贸学校梅州英才外语学校梅州市机械技工学校梅州市梅铁技术学校梅州市工业学校梅州市交通技工学校梅州华南职业技术学校梅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梅州市技师学院梅州城西职业技术学校梅州市五洲学校梅州市江南电脑学校梅州市梅江区教师进修学校梅县劳服职业中学梅县经委技术学校湖北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梅州分校等。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梅江区有区级博物馆1个,区级图书馆1个,区级文化馆1个,街镇文化站7个。年末图书馆藏书达23.6万册,比上年增长3.2%。全年开展送戏下乡演出10场、送书下乡8场。

文化场馆:世界客商中心梅州大剧院嘉应歌剧院)、梅州市坚真市民服务中心梅州市科学技术馆梅州市城市展览馆中国客家博物馆中央苏区(广东)历史博物馆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梅州院士广场梅州大会堂梅州大学校长馆梅州将军馆梅州市华侨博物馆梅州市客侨博物馆梅州市侨批档案馆梅州名人廉吏馆客家匾额馆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广东汉剧院梅州剑英图书馆梅江区文博艺术中心亮胜客家艺术中心百花洲影剧院林风眠艺术产业园林风眠纪念馆林风眠美术馆东山谷美术馆客都美术馆曾宪梓纪念馆梅州市文化馆梅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梅江区青少年文化宫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南岭梅艺术中心梅江区文化馆梅州市梅江区图书馆群众艺术馆综合大楼梅江区博物馆客家菜博物馆梅州市圣品沉香博物馆梅江区凤凰博物馆梅州市大观园陶艺博物馆梅州市建梅艺术博物馆梅州和谐文化石雕艺术馆梦工厂雅物馆梅州市农业科普生态园梅埔丰根据地(明山嶂)革命史料陈列室红四军梅城战役历史陈列室等。

医疗卫生

2023年,梅江区共有卫生机构13个,其中区级医院2个,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病床位777张,卫生工作人员203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53人,注册护士621人。

主要医院有:梅州市人民医院梅州市中医医院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紫合梅州医院东山医院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梅州市慢性病防治院梅州客都骨科医院梅州泽山口腔医院、广东省煤碳工业总公司金盘医院(梅州金盘医院)、梅州市梅江区深梅眼科医院、梅州市残联康复医院、梅江区慢性病防治站梅州市梅江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

体育事业

2023年,梅江区运动员在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4块,其中:银牌1牌块,铜牌3块。参加市级比赛共获得奖牌35枚,其中:金牌16枚、银牌11枚、铜牌8枚。

体育场馆:梅州市足球文化公园梅州市体育中心梅州体育训练中心梅州体育训练馆剑英体育馆嘉应游泳馆嘉应学院综合体育馆东山中学体育馆铁汉·客天下足球小镇梅江国际户外运动基地滨江社区体育公园风眠湾体育公园梅江区西阳镇全民健身中心等。

城市建设

2018年,梅江区投入资金2800多万元深入开展“美丽梅州•美好家园”城乡环境大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市高职院校、东山医院、黄塘河和周溪河水质净化厂等15个重点项目土地房屋征收工作。江南新城、芹洋半岛20多条市政道路建成使用。客都大桥东端连接线顺利通车。梅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调整方案获省政府批准。完成仲元东西路、凌风西路、金山顶等历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再现嘉应古城风采。率先在粤北地区建成运营环保能源发电项目,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4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18个,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全面完成梅江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完成程江河、黄寨河、北门河流域污染整治任务。

社会保障

2023年,梅江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95584人,比上年末增长2.8%。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6728人,减少1.1%。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3846人,增长0.5%。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4979人,减少1.4%。参加工伤保险64295人,增长0.3%。参加失业保险47112人,增长1.2%。参加生育保险51752人,减少0.6%。

截至2023年末,梅江区共有民办养老院12家,床位1075张,收养人数446人;敬老院3家,床位658张,收养人数125人;社区服务设施138个,比上年增加2个。年末全区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415户2647人,比上年减少29户101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168万元,比上年减少3.5%。城乡低保标准858元/人/月,比上年提高了30元/人/月。

环境保护

2023年,梅江区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梅州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9.7%。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全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年环保审批建设项目26宗,环保投资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3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22%,建成2个自然保护区和2个森林公园。

交流活动

1993年,中央电视台“神州百姓闹元宵”大型综艺晚会在广东梅州举行。

1994年12月,世界客属第12届恳亲大会在中国广东梅州市百花洲影剧院举行,这也是中国大陆首次举行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2004年,举办了首届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赛,此后每两年在梅州举办一届,是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的一项大型活动。

2009年,梅州市委市政府联合74个全球最知名的客属团体商会和84名最具影响力的客商,共同发起首届世界客商大会,此后大会每两年在梅州举办一次。

2011年,首届世界客属青年大会在梅州举行,本次大会主旨是“凝聚客情力量,共创幸福家园”。

2011年6月23日,广东梅州“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正式挂牌,这是广东省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2013年,举办了首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此后每年在梅州举办一届。

2023年7月18日,芨萃·首届全球客家文化使者大赛在梅州市广播电视台演播中心启动。

历史文化

侨乡文化

梅江区是华侨之乡,旅居海外侨胞达28万多人,分布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西阳镇本地户籍人口约为3.5万人,而祖籍西阳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也达到了3万余人,分布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红色文化

梅江区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老区,周恩来、朱德、叶剑英、朱云卿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元帅等都曾留下革命活动的足迹。梅江区革命遗迹和红色文化资源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形成了长沙革命烈士纪念碑、丰梅苏维埃政府旧址、东山书院、孔庙、金山顶、朱云卿故居、杨雪如故居、陈公坪革命旧址、火混棚革命旧址、西门桥驿道遗址、龙上口驿道遗址等主要红色景点。此外,还有当年沟通南北两岸的咽喉要道的梅江桥、中共梅县特别支部革命活动点之一的八角亭、为纪念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而得名的中山街等。梅城战役是土地革命时期一个重要的战役,共和国元帅朱德、陈毅、罗荣桓、聂荣臻、林彪,还有粟裕、罗瑞卿、肖克等将军都是梅城战役的重要领导人和参与者。红四军梅城战役历史陈列室以图文的形式全面详实地记述了红四军梅城战役的历史功绩,室外还陈列了梅江区各镇(街道)的系列红色项目和重点党建项目。

梅江英雄辈出,参加革命斗争者数万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朱云卿、熊锐、叶浩秀、杨广存、杨雪如、廖柏鸿等革命烈士的鲜血洒遍粤东大地,为中央苏区(粤东)的创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3年7月梅江区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以来,该区积极抢抓中央出台《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的重大历史机遇,重新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建立名录,把革命遗址保护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深入开发富有时代特色和历史意义的革命遗址,把红色资源与周边景点串联起来,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结合实施“三好一正”工程,推进红色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村进户,让红色精神得到传承和弘扬。推动梅江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再上新台阶。该区红色资源通过市级以上认定的有46处,经过深入挖掘发现共有99处,且主要集中在“一城两翼”,即梅城和西阳镇、长沙镇等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江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8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为席狮舞;省级项目5个,分别为铙钹花、客家盐焗鸡制作技艺(梅江区客家盐焗鸡制作技艺)、竹板歌梅江五句板)、中式服装制作技艺(客家服饰制作技艺)、香花祭仪;市级项目13个,包括客家娘酒制作技艺(梅江区客家娘酒制作技艺)、太阳生日打莲池下市话、对山歌、下市闹元宵西阳清凉山茶制作技艺梅塘梅菜制作技艺梅城腌面烹饪技艺植物土法染布客家剪纸客家煎炸小食客家捶丸制作技艺等;县级项目69个,包括上灯、丧礼、葬礼、拜公王、拜社官、拜孔圣人、升龙转火、拜药师、糖莲子、拜血盆、月光光、梅城山歌、蟾蜍罗、闹八音、客家大襟衫、靠(交)头裤、稻草鞋、傀儡戏、饭哨子、蒸甜粄、味窖粄、清明粄、辍屋子、梅州喉风散、百家姓灯笼编织工艺、客家梅菜、竹篾婴儿吊篮、织篾龙技艺、织门(窗)簾、钟聘三珍珠牛黄万应喉风散、天愈堂中草药、中华街老字号糖果、仙人粄、客家土法榨油、客家水稻传统种植技艺、钉屐工艺、做木匠手艺、弹棉被技艺、草席编织工艺、木炭烧制技艺、客家传统婚嫁习俗、打洋锡、客家传统生育习俗、客家过继习俗、客家传统春节习俗、新屋进火习俗、赴墟日、纸扎丧葬制作技艺、西阳木雕手工技艺、客家布画、坐月子、迎新娘、客家画炭像、余氏手工装裱、客家梅菜扣肉制作技艺、金山牛杂制作技艺、客家大锣鼓、打灶头、客家筝(梅江区)、客家传统汤圆制作技艺、木桶鸡制作技艺、手工打糍粑制作技艺、客家红曲食品加工技艺、程乡茧绸制作技艺、踢足球、客家烧卖制作技艺、客家雕塑、客家腊味、客家九叠篆。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7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2人、市级8人、县级26人。(详见: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狮舞(席狮舞)

狮舞(席狮舞),广东省梅州市的传统民间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狮舞,分南狮、北狮两大类。席狮舞也称“打席狮”,是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城郊范围内客家人特有的一种传统舞蹈,也是“香花”佛事独有的项目。表演以神似取胜。因诙谐的表演风格和鲜明的客家特色深受梅州群众的喜爱。

2008年6月7日,狮舞(席狮舞)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5。

文物古迹

梅江区是久负盛名的“人文秀区”,文物古迹众多,是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光绪嘉应州志》载:古城城垣筑建始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自北宋始筑土城至清初(1052—1679年)六百年间,多次扩建或重修。老城街区内纵横交错的街道、众多中西混合的客家民居,深刻反映了客家人具有传奇色彩的迁徙历史和传统文化内涵,是梅州市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和老城风貌区,在客家文化历史上拥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2年,梅江区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3处,全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12处、市级20处、县级7处。年末,梅江区有不可移动文物85处。其中,有人境庐、荣禄第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有恩元第、东山书院、千佛铁塔、大觉寺、林风眠故居、棣华居、联芳楼、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有曾井、梅州学宫、状元桥、梅江桥、罗衣塔、朱云卿故居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有八角亭、洁养堂、留馀堂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有嘉应大学、东山中学、梅州中学等名校;有中山路、凌风路、仲元路、元城路等名街。

梅江区境内有人境庐和荣禄第黄遵宪故居)、千佛铁塔东山书院梅江桥梅州学宫八角亭人境庐及古民居建筑新联大夫第联辉楼东江纵队粤东游击队交通站旧址刘复之故居国立中山大学梅县办学旧址邓恩铭祖居朱云卿故居林风眠故居黄药眠故居李国豪故居梁伯聪故居黄任寰故居杨雪如故居廖柏鸿故居熊锐故居杨广存故居林一青故居黄芸故居叶浩秀故居唐润元故居梁铮卿烈士故居熊兰英烈士故居光耀电灯公司(电灯机厂)旧址碧芬精庐农居曾井大觉寺东岩寺七贤亭罗衣塔状元桥江南天主教堂凌风东西路骑楼式传统商业街建筑群长沙烈士纪念碑杨姓始祖墓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泮坑公王、义孚堂等众多未定级文物;(文物古迹详见: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梅州市历史建筑名录梅州市宗教活动场所名录等词条)。

方言

梅江区为梅州市的中心区域,客家人集中的聚居地,使用标准客家方言为主要传统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外来人员不断增多,普通话交流较为普遍。

梅江区居民操客家方言,客家方言是我国汉族七大方言(北方、吴、湘、赣、客家、闽、粤)之一。而梅城是南汉敬州、宋朝梅州、清代嘉应州治所在地,历来是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梅城话成为客家方言的代表。

梅州话,指分布于梅州地区的客家语方言,包含蕉岭话、梅县话、兴宁话、五华话(长乐腔)等,一般是以梅州市区(含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的梅县话作为代表。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梅州话被划为客家语粤台片,由于梅州地区面积较大(含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平远县、蕉岭县共8区(县、县级市)),故梅州话内部存在不同口音,又可细分为程乡小片、兴华小片等,但梅城话、兴宁话、五华话等其他梅州话可以完全互通;祖籍梅州的人群所使用之客家语言亦接近梅州话。

梅州市区的梅县区、梅江区这2个市辖区中的语言都是采用相同的梅州话作为常用语音。梅州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之声(下午时段)、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客家之声都是以梅州市区(含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的梅县话作为客家语中最为标准的指定语言 。

风景名胜

梅江区境内有红四军梅城战役及朱德演讲旧址、东征时期周恩来演讲旧址,拥有红色村、古驿道、古码头等红色资源;有一千多座客家围龙屋;江北历史文化街区有七贤居、攀桂坊、红杏坊、黄遵宪故居等厚重客家文化积淀的名胜古迹;乡村游黄坑田园综合体、玉水古村落、西阳古民居、红色北联村、茶山清凉山等。随着梅江边上、客家公园、高涧观音梅花成片,周溪河畔十里梅花长成,南宋诗人杨万里诗中美景:“一路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再现梅城。

主要景点:梅州市全域旅游服务中心梅州旅游集散中心梅江八景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中国客家博物馆千佛塔宗教文化景区、梅州樱花谷爱丽丝庄园、梅州古城嘉印拾光公园梅州水上俱乐部丽源欢乐谷云湖顶“清隐十里”康旅生态城英帅茶▪梅花峰(银湖顶)健康生态园十里梅花长廊客都美食街区客家菜博物馆东山健康小镇江南新城儿童乐园梅州花博观赏园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基地梅州影视文化基地梅台文化创意产业园、阿鲤廊梅台农业合作示范园泮坑旅游风景区梅州百年同乐健康谷梅江区鲤溪万山美丽乡村旅游区黄坑田园综合体凌风路风情街风眠艺术小镇绿轴花园广场文化创客小镇梅州市客家古玩城梅州学宫东山书院濂溪书院百花洲攀桂坊红杏坊钧质楼万里碧道诗画梅江梅州一江两岸黄遵宪纪念馆林风眠纪念馆梅州院士广场梅州大会堂清凉山旅游景区客天下·望月台玉庭楼·创客空间筀竹清水湾枫林湾梅塘湾樱花碧道南粤宫水古驿道源自然农场原野露营基地鲤溪科普教育基地梅江国际户外运动基地梅州市足球文化公园铁汉·客天下足球小镇芹洋半岛滨水湿地公园滨江公园嘉应桥头公园梅州文化公园梅州亲水公园马鞍山公园百岁山郊野公园桐花谷郊野公园清凉山郊野公园滨江社区体育公园风眠湾体育公园归读公园客家公园梅江公园情怀公园外滩公园金山顶公园约亭顶公园风眠艺术公园月影塘公园红色文化公园剑英公园叶剑英诗词长廊剑英纪念长廊梅江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梅埔丰根据地(明山嶂)革命史料陈列室红四军梅城战役历史陈列室红军名将朱云卿事迹陈列室碧芬精庐玉水古村天后宫大觉寺杨福寨德馨园等。(详见:梅州旅游景区

特产美食

梅江区美食有梅州腌面客都草鱼梅州客家米粉梅江白宫苦瓜梅江白宫芋头金山牛杂客家盆菜客家鱼生客家盐焗鸡盐焗鸡爪盐焗烤鸭盐焗鸭腿酿豆腐酿香菇酿苦瓜酿茄子酿婆参酿蚝豉酿春卷酿辣椒酿青瓜酿豆角酿豆干酿芋头腐皮卷客家酿青椒客家辣椒酿西红柿酿蛋客家酿蛋鱼肉酿豆腐梅菜扣肉香芋扣肉梅菜蒸猪肉梅菜蒸排骨梅菜炆猪肉梅菜炆五花肉梅州菜干蒸肉梅干菜蒸鸭梅干菜烧豆干梅干菜干煸豆角蜜汁焗排骨白斩鸡泥焗鸡梅菜鸡香菇鸡蒸滑鸡板栗鸡蜂蜜炖鸡客家牛肉丸客家艾叶丸客家捶丸客家娘酒鸡客家葱油鸡艾草煲鸡姜酒鸡黄酒鸡羊肉酒三及第汤客家三杯鸡客家鲩丸客家汆鱼丸手工鱼丸姜芽嫩鸭姜芽炒鸭片银芽炒鸡丝卤鸭脚白卤鸭掌红焖猪肉红烧猪手板栗烧牛肉爆炒鱿鱼筒南乳烤肉鸡雄鹅掌茹如豆腐咕噜肉五香干卤鸭五香酱鸭八宝窝鸭开锅肉丸焖狗肉红烧狗肉狗肉煲羊肉煲田螺煲豆腐煲杂菌煲苦笋煲客家蛋角煲客家薯丝煲客家芥菜煲芥菜芋头煲萝卜牛腩煲清汤双丸美味上汤鸡八宝糯米酥鸡姜糟焖狗爪豆大极素菜会响铃叉烧肉米粉肉水晶肉扣鸭栗子酿鸡翅西利柴把鸭乱箭射绵羊姜丝炒大肠姜葱炒鸡球芋艿炒鸡球荔枝炒鸡球豉椒凉瓜炒鸡球银杏炒鸡球酸子姜炒鸡球豆豉香焗黄鳝姜葱炒河鲈鱼片油酥河鱼干椒丝河鱼干河鱼干炒韭菜香菇肉碎酿青椒客家咸菜炒猪肠客家盐水番鸭陈年客家萝卜条萝卜炒牛肉炒牛百叶梅菜蒸鱼杞子炖甲鱼酒糟鱼清蒸鱼醋溜鱼松子鱼炒墨鱼炒虾仁炒猪红炸芋丸松子鱼凤投胎烧乳猪黄皮豆干炸豆腐猪肠灌浮水大鲩丸青菜丸子米粉丸子番鸭丸萝卜丸炒三丝七宝羹虾仁烧卖炸鱼卷红烧鱼炒鱼片炒鸡酒炒田螺黄鳝炒苦脉泥鳅钻豆腐猪胆干腊猪肝白菜卷金针菜豆腐干腌蒜头酸芋荷咸冬瓜福菜酱瓜药根鸡生炒鸡球参须炖鸡五叶神炖猪瘦肉五指毛桃煲鸡汤五指毛桃猪骨汤五指毛桃龙骨汤五叶神煲排骨汤虫草花乌鸡汤金针菇炖鸡汤金针焖鸭汤黄花菜炖鸭块黄花菜炖鸭汤红菇鸡汤福菜肉片汤全猪汤双丸汤草菇汤紫菜汤客家炒面手工面煲仔饭八宝糯米饭八珍饭鱼生粥等;

土特产有梅州金柚客都稻米梅江区清凉山茶板盖坑雪莲果梅州梅片客都米梅州柚梅州客家味酵粄粉嘉应茶梅塘杨桃客家炒绿客家姜糖客家娘酒客家老黄酒客家打炒米客家白米豆羹奶油花生酥客家柚皮凉果柚子酥柚子酒柚皮糖金柚啤酒柚子月饼金柚果脯金柚蜜饯金柚花茶蜂蜜柚子茶冰糖柚子蜜柚子辣酱柚子果酱柚子口红柚子洗发露红薯饼干酸柑茶五叶神汤料番薯糖水豆腐花清补凉绿豆汤番薯汤茶叶蛋烧麦蒸饺云吞菊花糕月光糕莲藕饼油馃子炸馓子香酥卷煎丸子南瓜烙碱粽砸粽油角煎堆煎圆薄饼糍粑艾糍仙人粄酿粄薯粄黄粄甜粄发粄艾粄两熟粄绿豆粄溜锅板鸡颈粄萝卜粄芋头粄苎叶粄味酵粄珍珠粄豆子粄煎荞粄抹茶红豆粄等(详见:客家菜客家美食客家小吃梅州美食等)。

客都草鱼”是梅州首个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水产品,在梅江区各大山塘水库都可以见到,常被百姓制作成鲩丸、清蒸鲩鱼等菜式。客家金汤鱼面、糖醋松子鱼、清蒸开屏鲩鱼、梅菜扣鲩鱼、百香果汁鱼片、金汁海棠鱼、珍菌煮鲩鱼、金汁海棠鱼等创意菜式。

2019年11月,梅江区被广东烹饪协会授予“广东客家美食名城”称号,成为全省首个“广东客家美食名城”。金帆玉带、焖发粄、山泉水炖银江土猪汤、醋香拌牛肉、清蒸盐鸡被授予“广东名菜”称号;芋圆、猪肠糕被授予“广东名小吃”称号。

著名人物

梅江区有清代嘉应州入翰林院之第一人李象元,清代翰林李仲昭李黼平李载熙黄仲容等,福建水师提督颜鸣汉,四川巡抚廖睿,山西巡抚兼提督蓝钦奎,广东提督邱玉光,台湾镇总兵颜鸣皋、山东曹州总兵黄凤山、甘肃凉州总兵杨奎猷,礼部侍郎古宗悦,太常寺卿梁作文,太仆寺卿李载熙侯枢臣,礼部郎中梁慎桢,晚清外交家、湖南按察使黄遵宪,湖北按察使杨仲兴,云南按察使林绍龙,福建按察司副使丘俊,光禄寺少卿杨勋,知府张其翰黄鸿藻黄基杨元儒等,知州古革古堇古巩李峰李学恂张云蒸梁心镜等,骠骑将军陈奠陈储,有“岭东三大女诗人”之称的黎玉贞叶璧华,外交家梁诗五梁龙张淑皋黄遵楷熊崇志,美学家、文艺理论家黄药眠,中国近代林业先驱侯过;现代言情小说开山鼻祖张资平、原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音乐家张棣昌,建筑学家黄锡璆,教育家梁伯聪张资珙,世界羽毛球冠军侯加昌,中国工农红军首任总参谋长朱云卿,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复之,原国家邮电部部长杨泰芳,广州市原市长杨资元,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朱凤莲;梅江区籍的将军有叶松盛张榛盛黄百韬梁纯铮黄任寰赵一肩李安生余志辉张建张天野张简荪侯志明曾举直 熊志一 黄思基黄国俊杨幼敏钟鸣辉钟盛麟侯声侯志磬侯又生刘伯南李秉衡李树棠黄开华黄惠荪黄元昌黄占春黄和春丘易色卢秋达卢冠伍何凯诒李扩李少穆赵维钦卜达海等38位,大学校长(书记)林风眠李国豪刘复之侯杰昌薛尚实李雾仙杨简梁伯强蔡少甫黄友谋张孤梅孙亢曾钟皎光秦元邦吴道钧等16位,梅江区籍或毕业于梅江区学校的“两院”院士有李国豪江欢成黎尚豪梁春广梁伯强张楚汉廖万清黄本立吴佑寿曾毅等10位;海外院士有侯一钊李怡章刘迪华等,海外侨领有梁璧如曾宪建朱梅麟曾繁兴刘孟经刘国赵朱复翔林奎敦叶权昌池千烈李炳章刘荣芳林豹如池新年刘宜应刘家祺刘耀曾等。

荣誉称号

2008年,梅江区荣获“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2015年3月,梅江区入选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2016年8月,梅江区入选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

2019年3月,梅江区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11月,梅江区入选广东省2019年度制造业发展较好县(市、区)。

2021年8月,梅江区入选第四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1年9月,梅江区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2年7月,梅江区入选广东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