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俗

更新时间:2024-09-07 17:28

客家民俗继承了中原汉民族的传统,又与南方的特殊环境相适应,如其重孝悌、讲仁义、重教育、重节俭、讲礼仪等风气。客家民俗是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

传统民俗

天穿节

天穿节客家人称之为 “天穿日”,是客家地区一个传统民俗节日。客家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过了“天穿”才算过完新年。庆祝“天穿日”客家人有煎饼“补天穿”、天穿射箭、甜粄扎针等主要习俗,用来纪念这一传承已久的农历节日。传说中,“天穿日”是古代女娲补天的日子,相传女娲塑人又替人类婚配 ,因此成了人类最早的圣母。“天穿日”是因当时水神与火神不和大动干戈,水神战败后恼羞成怒撞毁了不周山,却不知不周山是支撑天地的玉柱,顿时天塌地裂,大地成了一片汪洋。于是,后来就有了女娲炼石补天之说,解救人间。为感念女娲补天神恩、庆祝人类的重生,古老的“天穿日”由此而来。

石城灯会

石城灯会是融灯彩、舞蹈、音乐于一体的客家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主要流传于赣州市石城县各乡镇。石城方言中灯、丁同音,舞灯有祝愿人丁兴旺、庆祝吉祥之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起,民间自发组织游村串户舞灯为戏,直至元宵“谢灯”为止。除每年元宵花灯节外,五月端午节和各路菩萨圣诞的游垅、游段和游街等,也会组织舞灯活动,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用灯彩系用各色纸张和竹蔑,经编、扎、画、剪、贴精制而成,有龙灯、狮灯、茶篮灯、鲤鱼灯、船灯、板桥灯等几十种,形象逼真、色彩艳丽。

赖公庙会

赖公庙会在会昌民间流传甚广,会昌城乡每年农历七月初六定为庆祝赖公诞辰,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农历七月初五至初八。庙会以祭祀娱神为主题,活动内容主要有祭神祈福、游神、娱神活动、品尝客家小吃等。在历代统治阶级和地方官员、士绅的推动下,通过庙会活动来整合和凝聚不同的社会群体,以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为当代社会管理提供了历史参考,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庙会娱神活动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过火链、烧花架、起马脚等,民俗活动如祈福、谢福、打醮、祭祀祈愿、开五行、游神等都具有民俗传承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翠竹祠的主要作品,如菩萨、游神轿子、灵刀、道教法器、经书等。

南康鲤鱼灯

南康鲤鱼灯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舞蹈,西安半坡遗址中的鱼盆中的鱼形象。半坡母系民族社会实行以鱼为象征,仰韶文化中出土的许多原始图腾图案也佐证了以鱼为图腾的史实。鱼图腾崇拜,源于远古先民的渔业生活来自神话的美好传说,根植于思想观念里,保存于其民俗文化之中,其内涵极为丰富,如形容人与鱼的关系,人欢鱼跃以庆丰收,夫妻恩爱如鱼得水,盼丰收过年有点余,建筑物上屋脊两头的鳌鱼,两侧的悬鱼,表现婚恋中的信物双色,缠绵双鱼之物,如此等等,均是渔文化的遗存。鲤鱼灯,灯具独特而精美,舞姿优美而朴实,发源于南康,产生于唐末宋初,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据县志记载为龙灯之一种,由一只龙头,八只鲤鱼,一只虾公组成,流行于章江两岸各村落,犹江沿岸屋场和山区也间有之,最盛行于潭口一带。

赣南客家匾额习俗

赣南客家匾额习俗随中原士族迁徙赣南而逐渐形成,遍布会昌、上犹、于都等赣南各县,其中尤以会昌县的匾额习俗最具代表性。赣南世称“客家摇篮”,南迁而来的中原世族大姓选择聚族而居,为团结宗亲、适应环境、抵御外侮,每个村落建造了规模不同的姓氏宗祠、族祠,并悬挂堂匾、功德匾、寿匾等匾额。经过历代官方与民间乡绅的共同努力,匾额习俗遂成为具有治理和教化功能的载体。赣南客家挂匾仪式包括资格规定、申请、定匾、游匾、祭匾、揭匾、挂匾、办酒席等一套程序,其中资格规定指各姓氏祠堂严格规定了哪些人有资格在祠堂内挂匾,申请要注明用途、类型等,定匾即当事人定制匾额,游匾则于挂匾头一天由当事人抬匾游村,祭匾则在祠堂内杀猪祭匾,揭匾由本宗族德高望重的长者实施,挂匾又称“钉匾”即把匾额悬挂在祠堂的椽子上,办酒席则于当天中午由立匾人家邀集亲朋欢聚。

上犹客家门匾习俗

上犹客家门匾习俗是先人从中原带过来的匾额文化形式,经过客家人长期的使用、改进及内容上的充实,最终形成今天这种客家元素丰富、样式固定的形式,就是在民居大门的门额上绘制一幅长方形匾框,选取与自家姓氏相关的成语、典故或体现房主理念的一个词语题写其上,有的还配上吉祥图案,融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其内容或展示客家人迁徙发展的历史,或叙述先辈的嘉德懿行,或表达房屋主人的行为处事准则,意在褒扬先辈功绩,垂训后人创业。如“清白传家”,表示为官清白的品德世代相传;“颖川长流”,表示颖川郡望族繁衍不息;“汉室遗风”,表示汉朝皇室为刘姓建树了风范等。这种文化现象在上犹,得到延续和发展,现有80%的居民都保留着“客家门匾习俗”。客家人把它作为崇尚祖训、铭记历史、注重家教、爱惜名节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

寻乌客家迎故事

寻乌客家迎故事以南桥为代表性的“迎故事”习俗中的“闹埸日”“请神、迎故事、安神”“送龙日”三个花节,呈现出的客家文化中重信义、信孝悌、重名节等为人处世的道德价值观念,并以客家文化独有稳定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态深入民意。流布于寻乌长宁镇、文峰乡、吉潭镇、留车镇、水源乡、澄江镇的周田、王屋等地的“迎故事”习俗,追溯着客家文化中带有古风、古意和对中原文明的执着的深沉和厚重在传播传承。客家先民在迁徙—侨居—再迁徙—再侨居中带来的中原文明不断传播和发扬。“客家迎故事”就是在迁徙、侨居变迁中,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与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体系,并繁衍出客家人独有稳定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态。

石上曾坊桥帮灯

石上曾坊桥帮灯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其制作工艺精细,制作桥帮灯是整个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这项民俗活动最具艺术创造力的一环。制作桥帮灯的具体过程有做桥帮、削天心钻、搓稻草绳、捆扎灯框、糊灯框、灯花剪纸、安插蜡烛、贴灯花等步骤。特别在灯花剪纸中,全村男女老少都要从事这项艺术创作。特别是灯上剪贴的灯花,传统的构图多是蕴含意味的线条,带给人们的是妙趣横生的艺术联想。相传曾氏第十三世孙曾据在汉朝为官。公元9年王莽废西汉帝自称帝改朝,曾据忠于汉朝,举族离京南下渡长江,落脚在江西宜春,后经湖南、广东、福建等地,明末清初,曾顒公来曾坊开基。他们忠于汉朝,在村东头建起了汉帝庙,塑汉帝神像供祀。

赣县五云柚子灯

赣县五云柚子灯又称中秋灯,中秋灯是为庆祝推翻外来侵略和统治,取得自由而产生的一种民间文化娱乐活动。大约一千多年前,当时的统治阶级腐败无能,当时文人利用中秋明月之夜,把传单放在月饼中,号召百姓历起反抗,一举歼灭了外来统治者,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中秋的第二天百姓为了胜利以示庆祝扎起草把,用竹杆举起柚子,按照鲤鱼花的步伐奏乐起舞。当时正值收玉米、柚子、稻谷的农忙季节,没有时间扎彩灯,只有就地取材相互庆祝。几经演变,中秋灯又就成了农民庆祝丰收,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民间文化艺术。

龙南香火龙

龙南香火龙最早起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其形象主要来源于当地寺庙中有关龙的壁画和雕塑。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楠竹、向日葵杆、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舞香火龙的招龙仪式在每年正月的元宵节前后夜间进行,有圆龙、扁龙还有特制的磺龙,长度分为7、9、11拱等,最高4米多,最矮也有2.5米。其制作材料简单、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造型威武、气势恢宏,展演程序清晰、香火明丽、气氛热烈、场景壮观、群众参与性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香火龙的表演程序上有,翻滚、喷水、沉海底、跳跃、吞食、睡眠等动作。“沉海底”和“吞食”表演技巧上难度较高。引路和尾随的两头狮子,除各自作翻滚跳跃的动作外,还作些引龙和随龙“护驾”动作。

福建土楼楹联

福建土楼楹联伴随土楼的建造而产生,永定境内的每一座土楼不仅有一个吉祥的楼名,而且都有一副或者几副甚至十几副含意隽永的楹联。这些楹联大多出自一些博学之士,他们与书法名家、雕刻高手联合,共同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诗、书、雕刻杰作。数以万计的对联被镌刻在土楼石门框或柱子上,或用漆直接书写于木门框上,集教化、观赏、审美于一体,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永定客家先贤留给后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楹联内容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心存忠孝,齐家报国;缅怀祖德,纪念先贤;勤耕苦读,克勤克俭;修身养性,行善积德;宣扬家训,规范言行;写景抒情,赞美家园。

长汀童坊镇彭坊刻纸龙灯

长汀童坊镇彭坊刻纸龙灯分为“阳刻”、“阴刻”两种。图案的制作分为裁纸、绘画、刻制与粘贴四道工序。龙灯主要由龙头、龙身、龙尾三大部分组成,整条龙的骨架都是用竹篾扎成,其中龙头、龙尾的表面多采用扎、剪、贴、裱的工艺制成,制作十分精巧;龙身则另外多采用了“刻”的制作工艺:采用竹篾扎、白光纸贴、裱、色纸凿(图案)、裱、贴融为一体的工艺流程,用刻纸工艺在色纸上雕凿成各种图案,再装裱在椭圆形灯笼上,之后固定在屋桷子木板上,即形成龙身。各龙身与龙头、龙尾通过活动撑杆进行接驳,便形成了一条五彩斑斓的刻纸龙灯。其图案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如《生肖报喜》《狮王闹春》《春满人间》《国泰民安》《龙凤呈祥》《福禄寿喜》等祈福类图案。

清流李家五经魁

清流李家五经魁主要流行在清流李家乡李村一带。所谓的“五经魁”指的是传说中的五个人民崇敬的历史人物。这五个人物分别是雷震子,亦叫雷公、钟馗,民间信仰中的正义之神、包拯,传说他是阴曹判官,寇准,是宋代名相,故叫天官,李广,汉代名将,匈奴称广为飞将军,故叫将军。人们根据五个不同历史人物的不同性格,做成五个不同的面具,在正月及描绘期间表演,体现了百姓传统的忠君报国思想,寄予人民希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厚望。随着时光的流逝,“五经魁”的服装、道具经精心设计,越来越精致,舞蹈动作也越来越完善,契合人物性格。由于其人物装扮色彩丰富,动作优美,活动又具有独特的寓意。

走古事

走古事为客家人闹元宵的盛大活动,在连城、永定县区盛行,尤以连城罗坊蔚为壮观。当地九大房族,各出一棚古事。每棚古事由房族挑选身体健壮、胆量大的十岁左右男童两名,按戏剧内容装扮,勾画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主角,一名扮底座的护将。领先的一棚古事是天官、武将,后面依次排列李世民、薛仁贵、刘邦、杨六朗、杨宗保、高贞、梅文仲、刘备、孔明、周瑜、甘宁等。每棚须用22名抬夫。因竞走激烈,要三班轮流替换,故一棚古事就要66名抬夫。走古事,着重于“走”。他们把三太祖师菩萨轿、彩旗、宝伞置于中间,古事列队抬在外围,奔走在约400米的椭圆形的跑道上。每跑两圈,就休息十分钟,养精蓄锐。鸣一响神铳为号,又开始下一轮竞赛,如此重复四轮。第五轮改跑为游,走“剪刀校”形(即剪刀把的字形)。第一圈顺走,第二圈逆走。此轮不限定圈数,直走到抬夫精疲力尽,让领先的天官棚古事同第二棚古事脱节,方可鸣数响神铳走出屋背山坪,进村中街道,游回本房宗祠。

姑田大龙

姑田大龙闻名遐迩,素有“姑田大龙甲天下”和“天下第一龙”之称。写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客家民俗文化中的瑰宝。大龙每节都安在一块木板上,称为龙板,龙板的两头凿有洞,节与节之间用竹竿做成2米长的龙棍穿插洞中将龙连接,龙棍下端放在牛皮制成的插袋里,这样才能擎起出游,举过头顶足有3米多高,大龙每节由五个青壮年轮流抬举游动,而硕大龙头由三个人擎着、一个人前面看路、四个人用绳子从四方拉住,方可平稳前行,出游时神铳引路,配以锣鼓,十番音乐,或蜿蜒于乡间村野,或穿行于大街小巷,气势宏大,场面壮观,所到之处,家家门前燃松明、点香烛、摆果茶、放爆竹,迎接“龙降人间”。姑田大龙的制作工艺共有备龙板、选龙骨、扎龙骨、裁纸、裱龙身、画龙、调色上色、题字装灯八个流程;游龙流程为查修龙路、祭龙、点睛、接龙、游龙、盘龙、挤龙、烧龙等。

拔龙

拔龙是以各村庄以各姓氏牵头举行。族姓中每家每户出一桥灯,桥灯上有两个纸糊的小灯笼,灯笼有各种各样,有跨鱼灯、鲤鱼灯、六角灯、八角灯等,有的写着“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政通人和”等字;灯笼固定在木板上,木板的两头还凿了孔,便于板凳与板凳之间相嵌,前后相接连成一体。其它地方的游龙灯是在村庄里进行,而且大都是晚上进行。游龙灯是在白天进行,而且不称游龙而称拔龙;家家户户所有的龙灯必须抬到东嶂山顶上衔接好,方能起步下山。龙长200多节,每节2.5米,每两节需3个人抬,仪式开始是祭龙头,一俟祭毕,即前后接拢为长龙,三声神铳响后,便缓慢有序地沿曲折山路下行。中途还要祭祀一番。

忠信吊灯习俗

忠信吊灯习俗将当地客家人元宵挂灯习俗与祭祀祖先的仪式相结合,借客家话中“灯”与“丁”之谐音,祈求家族人丁兴旺、香火延续。忠信吊灯习俗由放灯绳、买灯、迎灯、上灯、暖灯、化灯6个环节组成,又有锣鼓、八音、舞龙狮等表演和祭祖、饮灯酒等仪式。放灯绳一般在农历腊月二十五“入年界”至除夕之间进行,新添丁人家要在祖祠梁树上挂一条灯绳,末端以红纸写新丁名字,并系于祠堂柱子上。年初九新年首个墟市称为“开年街”,均以卖忠信花灯为主,当天添丁人家要根据对子嗣的期望,选择适合的花灯,如“伯公灯”寓意神灵保佑,“龙凤灯”祈盼大富大贵,“五福灯”象征福星高照,“状元灯”则代表金榜题名等等。迎灯仪式一般于正月初九至十二举行,具体时间视新丁生辰八字而定,花灯需由外家送至宗祠门口,由一多子多福老翁为迎灯人,将灯迎入祠堂,交由添丁人家悬挂梁上。

五鬼弄金狮

五鬼弄金狮是流传于广东省大埔县的一种狮舞,取材于唐僧取经的一段民间传说。相传唐僧取经途中遭遇毒雾作瘴,访悉独有灵山之仙狮能除此害,特令弟子前往,用请、引、弄等方法,求得仙狮出山驱邪除害。舞蹈以互相逗弄为主要情节。表演上揉合武功,杂技表演。如五鬼逐金狮,一般跳越二至三张并连的八仙桌或四方台,孙悟空亦跳桌紧追。此外,还有“猴子骑桌角”、“翻高架”,以及猪八戒、沙僧、驼背佛诙谐有趣的表演,属于别具一格的狮子舞。“五鬼弄金狮”首先出场的是四只猴子,他们分两队,模仿猴子的动作,表演猴子骑桌角、翻桌、跳跃、玩耍、争抢等动作。接着一名队员扮演“大脸”手持榕树枝和蒲扇表演一系列滑稽动作,逗人大笑。再出场的是一位慈眉善目手持拐杖的土地爷爷和一造型奇特的跛脚人走着八字步,最后金狮出场。

埔寨火龙

埔寨火龙起源于一个大义灭亲的民间传说。相传古时东海龙王的孙子浊龙,在埔寨一带无恶不作,残害百姓,青风公主奉老龙王之命,用屠龙宝剑处死了侄儿浊龙,为民除了大害,当地村民感念公主,便用竹篾稻草扎成“金龙”,并安插上炮竹香火,于每年元宵节燃舞,寓意金龙降临,保佑人间风调雨顺。后便衍化为长达35米并填装了各式烟花火箭,且能张嘴、吐珠、躬身、摇尾、喷火的火龙。埔寨火龙通常都在元宵之夜,于传说中埋了浊龙龙身的地方表演。整个表演由燃放禹门、烧烟架、舞火龙三个部分组成,有火缆队、喜炮队、龙灯队、鼓乐队共100多人参加。

青溪黑蛟龙灯舞

青溪黑蛟龙灯舞其表演也称“乌龙过江”,是传统龙舞的一种。当地相传,大埔县青溪镇汀江西岸铲坑村一带瘴气弥漫、虎狼出没,一江姓叔侄到此斩棘垦荒,叔父却惨被恶虎咬死,潜居此地的黑蛟闻知后,毅然横渡汀江,灭瘴气,驱虎狼,造福黎民百姓,被封列为神。民间为弘扬黑蛟造福于民的功德和纪念江姓叔侄的英雄壮举,根据龙灯舞的传承,扎制了黑蛟,编成民间舞蹈,于每年龙湖洞福主公王生日祭祀时进行黑蛟灯表演,绵绵不断。黑蛟道具由蛟首、蛟身、蛟尾三部分组成,全长20米。青溪镇传统黑蛟灯表演分为六小节,分别为出涧、探路、试水、搏浪、戏珠、盘蛟,并配以广东汉乐吹奏,大锣鼓板式,以唢呐为主奏,乐曲欢快、热烈、喜庆,配合黑蛟矫健的姿态,表演画面生动传神,叙事性强。

百侯龙珠灯

百侯龙珠灯源于南宋时期浙江南部、江西和福建一带的“板龙灯”,萧氏肇基始祖卜居百侯侯北后,将“板龙灯”传承到百侯,称之为“龙珠灯”,世代相传,绵绵不断,至今有七百多年的悠久历史。龙珠灯是由若干条薄木板连串而成。每条木板两端挖孔,条与条间用活楔相连而成。每条木板上有几个细竹篾制的八角形灯笼,用红纸糊好,内燃蜡烛。装灯木板按照中国传统“五行六合”的特有规矩确定长度和宽度。灯代表火,木生火,木板须由木器制成,长度和宽度均要合五行的“木”,长度为九尺刚好在“添丁”位置;宽度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灯笼安装后,灯笼底下要留有通风口,形成上下空气对流,口大了蜡烛火势过猛会烧掉灯笼,口小了蜡烛会冒黑烟把整个灯笼薰黑。

青溪仔狮灯

青溪仔狮灯的道具独特,狮灯由头、腰、尾、腿几部分组成,均用竹篾扎架,外以纸或布裱糊,粘贴彩色纸条或布条作狮毛。狮头彩绘出眼、鼻、口等;狮腰为五个直径0.4米的竹篾躅,以三寸等距.用4根根线绳串连起来,可以伸缩;狮尾内点蜡烛;狮腿上端安小铁环,用绳分别连于头、尾部,可以活动。狮头、尾各安一根木把,狮头木把称“前杆”,狮尾木把称“后杆”。以此塑造成一只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仔狮形象。另扎一个小巧玲珑的彩球灯与仔狮的前爪和嘴巴相连。球的直径为0.4米,以竹蔑编扎框架,外用红纸或红布裱糊而成,一根铁丝从球体中穿过,两端在球体外窝成小铁环,供系线用(即仔狮与球组装时使用)。舞蹈表演时,舞者随时操纵杆绳,做出仔狮抛球和收球、含球的动作。

鲤鱼灯

鲤鱼灯的主要道具为一雄四雌5条鲤鱼,雄鲤为青色,雌鲤为红色或橙色,均为三尾锦鲤造型,以竹篾编扎,长约3尺,外糊纸或布加彩绘,头、尾两节能灵活摆动,因在鱼眼和鱼腹中都装点着大小不同的灯,故名鲤鱼灯。表演由1人舞雄鲤,4人舞雌鲤,俗称“五鲤五锣”。主要情节是带有传统习俗特征的“五鲤跳龙门”,有“群鲤嬉春”、“比比交尾”和“鲤跳龙门”三个舞段。夜间表演时只用鲤鱼道具中的灯光照明,在朦胧隐约的氛围中,舞者挥舞道具,利用肩、肘、胯的多端变化,在各舞段中生动地模拟鲤鱼的平游、沉浮、戏水、嬉吻等动作,把群鲤出草、嬉戏、交尾、冲浪直至飞跃龙门的表情、神态和气势,表现得栩栩如生,优美抒情。

平远船灯

平远船灯的表演形式为边舞边唱,歌舞结合。由一男饰老翁,一女饰孙女,古代渔家打扮,分别在船头、船尾表演,另一人则藏于舱内操纵彩船。表演时,演员主要模仿划船的动作,操船者则模拟船在水中飘荡的情景,相互配合十分默契,在小溪、大江、急流、险滩、暴风骤雨等种种假定情景下,惟妙惟肖地营造出“船在水上行,人在船中舞”的艺术意境。舞蹈最初以驾船捕鱼,歌唱渔家乐为表现内容,后逐渐出现了男女情爱以至劝世讽俗等多种题材;原以单船表演为主,逐渐发展为从两船、三船到五船、六船,甚至兼有大、小船等多船表演。

花环龙

花环龙的道具造型按规格不同分为大龙和小龙,按龙身服饰色彩的不同分为红龙和青龙,红龙象征吉祥平安,青龙寓意除鬼驱邪;龙身为多节圆筒形,节与节间置串串环圈,圈上扎满各色彩带,起舞时彩带纷飞飘扬,宛如无数花环在空中滚动,故名花环龙。以红龙、青龙的双龙组合表演为特色,有“双龙抢珠”、“抢珠360度转动”、“跳龙珠”、“卧龙走圆场”、“双龙出海”、“群龙腾飞”、“盘龙”等多种套路。舞蹈以“文舞”、“软舞”为基调,借鉴了传统的“站舞”、“骑舞”的特点和技巧,既能走着舞、站着舞、蹲着舞,又能跪着舞、躺着舞、跳着舞,还能盘着舞、骑着舞,形成了表演轻巧灵活的风格。

大坑舞火龙

大坑舞火龙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岛北面沿海客家人为驱瘟祈福每年定期举行的庆贺中秋节民俗活动。活动在中秋节前后三个晚上举行。大坑的居民每年都扎做新的火龙,农历八月十四晚上在供奉观音的莲花宫内为火龙进行开光仪式。之后连续三个晚上以顺时针方向巡游大坑的所有街道。火龙的制作工艺复杂,舞火龙时需要几百人协作完成,在中秋节的前后,在迎月、赏月、追月三个晚上去舞动,是大坑的习俗传统和历史文化。舞龙的那几晚,每晚都有大约300人去帮忙舞龙。为了传承“大坑舞火龙”这一文化习俗,香港大坑火龙文化馆向公众开放,让市民和游客可以了解“大坑舞火龙”和传统客家文化。

传统戏剧

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由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盛产名茶的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茶农为了接待粤商茶客,常用采茶灯的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赣南采茶戏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艺匠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尤其又以男欢女爱的戏情所占比重为大。演唱时采用当地客家方言,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唢呐、锣、鼓、钹和笛子等。

宁都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最初称“灯子戏”;接着称“三角班”;进而称“半班”、“半整杂”;1955年遵照江西省文化局统一规范称“宁都采茶戏”。是一种从音乐、表演、语言、剧目、到相关习俗,都有其独特性的戏剧样式,1955年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335个独立的剧种之一。宁都客家采茶戏曲调共100余个。小戏以戏名为调名,男女同曲异腔。半班后,发展了导板、散板、诉板、快板、哭板等板式。常用的基本唱腔有:“川调”,以宫调式为主,主奏乐器勾筒(二胡)定弦2—6,是音乐的主要部分。其中有川调导板、原板、反川调、快川调、川调哭板等板式。

安远九龙山采茶戏

安远九龙山采茶戏是由起源安远九龙山的采茶歌舞《茶篮灯》发展而来,安远九龙山所产之茶“香清色碧而味厚”,声誉远扬,至清康熙、雍正年间最盛,九龙茶被取作贡品。安远九龙山是当时江南主要茶区之一,每年阳春三月,赣、粤、闽等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茶女采茶时喜欢联唱《十二月采茶歌》,受当地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增加茶篮、纸扇等道具,于是采茶歌与当地民间灯彩相结合,演变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采茶灯,也称《茶篮灯》。热情好客的茶农表演以采茶为内容的歌舞接待各地茶商。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演绎,不断充实提高,由《茶篮灯》发展成为具有简单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采茶小戏”,表演时因为人物只有二旦一丑,所以俗称“三角班”,是九龙山采茶戏最早的戏剧模式。

东河戏

东河戏发源并流传于江西南部的赣县、兴国等地,因地属东河(即贡水)流域而得名。其渊源可追溯到明嘉靖年间流传的弋阳腔形成的清唱坐堂班,在此基础上于清顺治三年吸收民俗、戏曲等因素逐渐发展成为正式的戏班,以演弋阳腔连台本戏为主的高腔班社。清嘉庆年间,任浙江嘉兴知府的赣县白鹭人钟崇俨,退职后带回了私蓄的昆腔班,不久就渐与当地原有唱高腔的班社合流,在钟氏家族的扶植下,出现了演唱高腔、昆腔的戏班,也标志着东河戏逐渐成熟。随后又陆续吸收二黄、西皮、吹腔等乱弹腔,吸收曲艺“南北词”。

宁都中村傩戏

宁都中村傩戏在宁都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当地村民每逢过年过节,用来祈福的一种民间艺术,以动作原始优美而著名。中村傩戏被称为“戏曲活化石”,表演当中包括禳神祈福、傩戏表演两部分。既有原始粗犷、热烈火爆的傩舞跳跃动作,又有戏曲中的唱词和道白,兼有锣鼓伴奏,人声附和等表演形式。巫傩是中国远古先民的宗教仪式,从许多历史记载中可勾勒出巫傩的早期形态:巫师头戴面具,身着“玄衣朱裳”“黄金四目”,执戈持盾,率百余名小隶脚踏罡步,口作傩傩之声以驱鬼逐疫,场面宏阔森严。

闽西汉剧

闽西汉剧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属西皮、二黄声腔体系,主要流行于闽西、闽南、粤东、赣南、台湾等地,影响遍及东南亚地区。是西皮、二黄声腔于清中叶流入闽西地区、吸收当地的方言和音乐形成的剧种。闽西汉剧传统剧目丰富,拥有一套完整和具有闽西独特风格的表演艺术,其中的红净唱腔和吊规、大苏锣等乐器为全国剧种罕见。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兼用昆腔、高腔、吹腔、南词北调、梆子腔、弋阳腔等多种声腔,并吸收大量在闽西、闽南广泛流行的民间小调和佛、道教音乐。闽西汉剧的乐队建制以吊规、提胡、扬琴、小三弦“四大件”为基础,加上椰胡、中胡、阮、竹笛、唢呐、号头等民族乐器。闽西汉剧角色行当分“生、旦、丑、公、婆、净”六个行头。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的乐器主要是丝竹乐,曲式单一,旋律流畅,节奏平稳,曲调抒情、舒缓、轻松而平和;基本乐器有曲笛、芦管、琵琶、三弦、二胡、小椰胡、大胖胡、夹板;演奏形式分坐奏和行奏两种,掌板者为指挥,笛子引路(主导),文场和武场间隔进行。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既有对传统曲目的继承,也有对民歌、时令小调的广泛吸收,又从戏曲中引进,曲目繁多,曲调丰富。主要曲目分为器乐曲、小调和南词、闽西汉剧丝弦串调三大类:器乐曲有《高山流水》《山下乐》《八板头》等;民间小调有《三十六哭》《小小鱼儿》《大小争风》等;闽西汉剧丝弦串调有《柳叶金》《寒鸭戏水》《昭君怨》等,传统曲牌有五百多首。

粤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是广泛流传于粤北的民间小戏剧种,源于福建、江西的采茶山歌和小调,后又不断吸收江西、湘南民间花灯、花鼓的歌舞元素而成形,故又有“唱花灯”、“唱花鼓”、“唱大茶”等称谓,因其早期表演常以一丑二旦登台,也被称为“三角戏”。最早由客家人迁徙传入并逐渐成为地方习俗,曾有“韶南大茶”、“南雄灯子”及“连阳调子”三大流派,清末民初更盛极一时。现主要分布于粤北韶关市及其所辖各县的客家地区,在连州、阳山一带也有流传。粤北采茶戏行当由最早源于花灯歌舞的二旦一丑,逐渐发展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其中丑角是构成“三角成剧,小丑当家”的独特表演形式,形成剧种喜剧特色和谐趣风格。

乐昌花鼓戏

乐昌花鼓戏剧目多取材于当地的民间传说、神话传说及社会生活身边事等,早期剧目有《小花鼓》、《小探妹》、《扯油菜》、《秋莲砍柴》、《五更劝夫》等。早期剧目情节较为简单,多为一丑、一旦扮演的“二小戏”(又名“对子戏”),或小生、小旦、小丑为角色的“三小戏”。清末民初,受外来高台大戏的影响,逐渐出现了《三看亲》、《柴姑记》、《云南寻夫》、《朱买臣卖柴》等中、大型剧目,其题材也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乐昌花鼓戏的音乐、唱腔独特,音乐主要源于当地的民歌小调及灯彩歌舞对唱小曲等,以调弦、月琴为主奏乐器;唱腔则分正调、路调、小调三大类,其舞台演唱以乐昌坪石镇方言为准,在唱法上有独唱、对唱、旁唱、接唱、内唱、伴唱、齐唱、合唱等多种形式。

花朝戏

花朝戏源于紫金县乡村的“神朝”祭祀仪式,用客家话演唱,流行于广东省东部客家地区。明清以来,紫金县“神朝”乐舞深受乡民喜爱。后来神朝艺人为了取悦观众,常在仪式后以小曲演唱轶闻趣事。这种表演谐趣花俏,同虔诚肃穆的神朝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更为喜爱,称之为“花朝”。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上百个传统剧目,代表剧目有《秋丽采花》、《卖杂货》、《三官进房》、《过渡》等。其曲白浅显易懂,常用俚语、歇后语、双关语。唱腔音乐主要由神朝腔和民间小调组成,有时也采用客家山歌。脚色行当一般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种,有扇花、手帕花、砻勾脚、穿心手等特色技艺。

龙川手擎木偶戏

龙川手擎木偶戏最早为提线木偶戏,主要是村民婚丧喜庆时,以木偶人配以琐呐音律起舞歌唱助兴、营造氛围之用。木偶一般分为软、硬两种,通常有十多条线进行操作,部分可达二、三十条线。木偶戏班多由10至20个木偶组成,有单线木偶班和双线木偶班之分。后来,当地木偶戏逐渐发展出手擎木偶,并成为龙川独有的木偶戏品种。龙川手擎木偶造型十分精巧、惟妙惟肖,表演时木偶的手、脚都能活动,嘴巴、眼睛能随曲调的旋律张合、转动,从而使得人物生动鲜明、活灵活现。角色主要分为生、旦、丑、公、婆、净等六大行当,配乐有民间小调、客家山歌等曲调,其板式多样。

紫金提线木偶戏

紫金提线木偶戏造型精细,高度约60-70厘米,所用木偶的头、手、脚皆以樟木雕刻而成,中间身子是用竹(竹皮)做成,再把头、手、脚装上去,经粉漆、彩绘、穿戴戏服而装扮成各种人物角色。人物角色生、旦、公、婆、净、丑六大行当齐全。其传统剧目多数取材于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和历史人物,有《白蛇传》《薜仁贵征东》《化子进城》等,表现有文官武将、才佳人、草莽英雄、村夫、农妇以及神话人物等,宣扬忠贞爱国、惩恶扬善和向往美好爱情的积极主题,歌颂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新创了《党的号召》《有了土地多生产》《银山笛声》等现代剧目。表演时,布置一个小舞台,只见木偶不见人,提线表演者站在帷幕后高处,一边操纵木偶,一边念唱。

广东汉乐

广东汉乐旧称客家音乐、外江弦、儒家乐、汉调音乐等。广东汉乐保留了原有中原音乐的特点,并与大埔当地的民间音乐等相融合,同时又吸纳了潮乐的一些成分,已成为广东三大乐种之一。按照传统的演奏形式、长期沿革的演奏习惯及不同用途,广东汉乐分成五个类别。一是丝弦乐,俗称“和弦索”。它是广东汉乐中最普及、最大众化的演奏形式。演奏时以头弦或提胡领奏,配以扬琴、三弦、笛子、椰胡等乐器。二是清乐,又称儒乐。追求比较高雅的演奏形式,为文人雅士所偏好。演奏时乐器较少,主要有古筝、琵琶、椰胡、洞箫等,人称筝、琶、胡“三件头“。三是汉乐大锣鼓,又称八音。主要应用于民间迎神赛会或闹元宵等客家传统节日。演奏时以唢呐主奏,另辅以大鼓、苏锣、大小钹、碗锣、铜金、小锣、马锣等打击乐器。四是中军班音乐。历史上主要由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音乐班社演奏,作为仪仗性质的音乐,主要用于民间的婚丧喜庆活动。演奏时以唢呐为主奏乐器,配以打击乐和若干丝弦乐。五是庙堂音乐。是举行宗教法事时演奏的吹打音乐,演奏时以唢呐为主,配以打击乐和若干丝弦乐。

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的声腔、板式、舞台语言都各具特色。舞台语言以“中州语音”为准,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西皮曲调灵活,高亢激昂,流畅悠扬,婉转多腔,多用于抒发喜乐之情;二黄曲调平稳,宽广大方,优雅持重,常用于抒发哀怨。广东汉乐的曲牌杂调还兼有一些地方曲牌、民间小调和少量梆子、昆曲等,其板式分作慢板、原板、二六、二板、导板等。剧目丰富,有传统剧目19个,移植创作剧目64个,现代汉剧剧目37个,以折子戏居多。题材多取自古代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传奇演义和元明杂剧。广东汉剧分生、旦、丑、公、婆、净、末七种行当,净又有乌净、红净之别。各行当发声、唱腔均有严格区别。老生、婆、丑等按原喉;生、旦按子喉发声;红净是以鼻音与假嗓、原喉合一发声,乌净则以原喉加鼻腔炸音发声,独具风格特色。

梅县提线木偶戏

梅县提线木偶戏的造形精巧、生动迫真、形体高大,单个木偶高约为70厘米,其脸谱、服式等与汉剧、京剧人物造型基本相同。传统的提线木偶,一个木偶仅有3至5根线操作,经过后世不断改良和发展,每个木偶基本需要12根线控制,特殊的木偶更达20余根之多,且有硬线、软线之分。表演时,木偶的动作全凭演员在高台通过手指连线操纵完成,有时一个指头要操纵3根以上的线路,并通过由软及硬、由硬至软的不断切换变化,使得木偶表演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角色分为生、旦、丑、公、婆、净6大行当,表演程式包括唱、做、念、打4大类。其唱词、念白等主要采用客家方言。

五华提线木偶戏

五华提线木偶戏演出的传统剧目分传本戏和杂耍戏两类,传本戏有较为规范的传统剧本,多以著名的民间传说故事为题材,杂耍戏则来自社会日常生活,以滑稽讽刺手法褒贬人情世态,传统剧目有40多种。演唱以汉调为主,间唱客家山歌或采茶小调,对白用客家方言。五华提线木偶头像分生旦、丑、公、婆、净六个脸谱,造型精细,形体高大(高约90厘米),形象生动。每个偶像安装三条硬线(固定线),一为背线,用于固定全身并能使偶人弯腰突胸,另两条为装于两耳的耳线,用于固定头部并使之能左右转动和上下仰俯;再是在手脚每个关节安装软线(表演线),并根据动作表演需要增加线点,可多至20条,以便于复杂多变的表演。

沙县肩头棚

沙县肩头棚又称肩膀戏,在沙县流行已有百余年,是从古代民间迎神赛会妆台阁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最初是孩童在台阁上,表演简单的故事、戏剧,由人们抬着游行,后逐渐演变为今天的“肩膀戏”,改为肩托3-6岁小演员进行表演;其音乐多吸收花鼓调、南词与民间小调,角色一般不多,大多演文戏和生活小戏,剧目较丰富。戏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小孩担任什么角色,大人就走什么台步;小孩原本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平时又训练有素,站在大人肩上不仅不怯场,而且唱起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演起来招形式有致、惟妙惟肖。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垫步,根据剧情需要,与肩上小孩巧妙配合,上下默契,浑然一体。

客家大戏

客家大戏之演进由客家三脚采茶小戏开始,受到新兴商业剧场的刺激,三脚采茶戏开始尝试登上戏院舞台,在内台歷練下,三脚采茶戏开始产生质的变化,不断吸收各剧种元素,举凡曲调、身段、武打、剧目,甚至于当时的剧场流行文化:机关布景、少女登台、炫目电光等等,一步一步将客家戏从三脚采茶小戏模式,推进迈向大戏剧种,成为改良采茶戏。赣南是一致认为的客家采茶戏发源关键地区,台湾的三脚采茶,虽然没有直接明确地证据說明源自于何处,但与赣南,甚至是受其传播影响之粤北、闽西等地之采茶戏,在形式与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程度之关聯则是无庸置疑。

传统舞蹈

九狮拜象

九狮拜象发源于江西省上犹县,是在龙灯、狮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民间灯彩,一般由9狮、1龙、1象、1麒麟、1牌灯和1座锣鼓彩亭组成。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元宵节期间和其它重要节庆日进行表演。其表演形式有开厅、暖厅、全村团龙、参圩。开厅:指新做的屋场开厅即蛇龙进了厅,先拜四方,而后团龙、吐珠、换油,接过主人的红包后出厅,其他狮、象等在外面迎候;暖厅:即“九狮拜象”进入某屋场,屋场内的鸡窝、牛栏、猪圈一律点上蜡烛迎接,九狮拜象摆八卦阵,蛇龙进入八卦阵有生门、死门之分,闯生门象征来年路顺,可化险为夷;闯死门标志来年不幸,险祸莫测。所以舞龙头的人一定要经过严格训练,以防闯入死门,引起众人不欢;参圩:即蛇龙“穿花缠柱”,也就是围绕街上每一店门的柱子绕圈,以祝该店来年生意兴隆。狮象群前后簇拥着蛇龙前进,一直到街的尽头则为完成了表演程序,表演场面蔚为壮观。

安远瑞龙

安远瑞龙一般在春节期间进行表演,表演前要进行传统的祭龙仪式,村民们手执龙灯,敲锣打鼓来到河边摆上供品、点燃香烛、燃放鞭炮、祭拜龙神,进行“拜水开光”仪式,然后到各个村庄进行表演。它的舞蹈动作较简单,舞步以小碎步和跑跳步为主,摆出“天下太平”字样。舞龙的动作内容包括东君赞语、盖水波浪、舞水爪钩、织竹壁、结字、走圆场等几个环节组成。瑞龙这种民间舞蹈表演节目,不断演绎充实,寓意了龙来生瑞、瑞到增福、瑞气盈门、五福归堂等含义。

定南瑞狮

定南瑞狮是定南客家每逢年节喜庆家家户户都盼望瑞狮登门送瑞纳祥的民间传统文艺表演形式,以《西游记》中“沙和尚引狮”为故事情节,以“进门狮、会狮和“四大引”(即:单引、双引、三大引、四大引)为表演形式,以“三下丢、七星板”等曲目为节奏,增添了大盘罗鼓,其舞蹈以跑跳投、蹲缩窜、滚摆蹬等动作,模仿狮子各种姿态,时而惊慌闪躲鞭炮遁逃不止,时而镇静、试探、偷听鞭炮,千姿百态,舞姿潇洒,惹人喜爱,将“定南瑞狮”表现得淋漓尽致。瑞狮造型取南狮、北狮精华为借鉴,以崇尚客家奋进精神为理念,创造了抽象的“定南瑞狮”形象。

章贡区民间高跷

章贡区民间高跷又叫踩高跷,有的地方也叫踩拐子,是章贡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踩街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群体街头表演节目。它的特点是乡土气息浓厚,形式奇特别致。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高跷队伍十分兴盛。赣南最悠久,最完整的高跷队伍,还是章贡区民间高跷艺术团。踩高跷,有两种好处:第一种是体育锻炼健身;一种是民间艺术舞蹈,给众人带来快乐和喜悦。

信丰瑞狮引龙

信丰瑞狮引龙由五节龙和单人狮组成。龙为赣南常见的五人龙灯。瑞狮引龙的单人狮属南派狮舞,由一人表演,即狮子只有狮头及用布匹做成的狮身。是一种融合闹场、吉祥、喜庆、文化娱乐的民间岁时节令舞蹈。一般由12人组成。领牌人一名,也就是领队,持有“瑞狮引龙”的铭牌。铭牌的作用类似于名片,即是送富、送福、送吉祥到主人家的意思。外出表演时将铭牌放在主人家祠堂牌位前,以示对主人的尊重。一个持牌人、一个单人狮,五个舞龙人,五个乐手。这就是瑞狮引龙的全部表演人员。

崇义三节龙

崇义三节龙是光绪年间便盛行在崇义县关田镇田心村的民间灯彩,当地把这种三节龙称为“泥鳅沾灰”,亦即形容三节龙舞动起来犹如肥短的泥鳅沾了香灰一般活蹦乱跳。“三节龙”比较突出的特点是:龙由3节组成,分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由红绸串成,龙头上绘有八仙、灶神等图案。4人执牌灯,牌灯上写明姓氏堂名。3个舞龙者站在仅有0.64平方米的八仙桌上,动作可分两种,桌上舞龙和地面舞龙,桌上舞龙有腾云驾雾、高车摇水、穿龙、团龙、左右舞龙;地面舞龙有举龙、参拜、龙摆尾、左右舞龙、行步舞龙、正面舞龙、穿龙。三人轻捷自如地腾挪跳跃,舞动龙身,凌空穿插翻飞。

赣县云灯

赣县云灯是赣县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灯彩艺术形式,起源于东河戏,根据新春之际戏班没有灯彩不能进祠堂演出的民间习俗,便从东河戏演出剧目《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的水族舞表演形式变“水旗”为“云牌”, “云牌”上画有“八仙”和”八宝天官“等仙人形象,柔合灯彩艺术特点,创作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的《云灯》舞。表演队人员双手各持一块云牌,分左右两队出场(双龙出水)。表演一:出云、跳云、点斗(唢呐吹奏《万年欢》曲牌);表演二:摆字“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等(吹奏曲牌《飘海》),每摆一字后“穿花”交替进行,每摆一字唢呐吹奏一段音乐,曲牌相同。起初“云灯”表演队是跟随东河戏班社至乡村演出,每年正月为演出期。进村前先敲锣打鼓,并由两盏方形灯笼引路,后随“锣鼓亭”(两人抬鼓架,司鼓者立架内)和乐队、灯笼队,后面是一副“銮驾”(即皇凉伞)。

安远茶篮灯

安远茶篮灯起源于安远县九龙山,是反映当时茶农劳动生活的民间歌舞。早在宋朝,安远九龙山一带已是江南著名茶区,茶区里九株特别好的红花茶树远近闻名。受当地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增加茶篮、纸扇等道具,于是采茶歌与当地民间灯彩相结合,演变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采茶灯,也称《茶篮灯》。《茶篮灯》就是当年茶农们所创造的一种最原始的歌舞表演艺术。在广阔的茶乡中,“采茶歌”和“采茶灯”成为了广大茶农的重要文化活动。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演绎,吸取外界养分充实提高,由《茶篮灯》发展成为具有简单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采茶小戏”,表演时因为人物只有二旦一丑,所以俗称“三角班”,是采茶戏最早的戏剧模式。

于都茶篮灯

于都茶篮灯是在于都县较为常见的一种民间灯彩歌舞。在长期的劳作中,茶农为消除疲劳或传递情感常常唱茶歌。同时,茶农以劳动的动作为基础,加上纸扎茶篮、扇子、手帕等,就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亦名“茶篮灯”。茶篮灯源于唐朝末年。当时大批中原人南下,有人在于都黄麟、宽田等地落户。他们居住在深山老林,与山为伍,伴水为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日爬山种茶,下田采莲,辛勤耕作,于是产生了山歌、茶歌、采莲曲等。每年春节,是他们最开心的日子,于是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种茶、采茶、倒茶、炒茶、卖茶、贩茶、送茶与灯笼舞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赣南特色,富有于都山区特点的民间灯彩歌舞。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发展,演变成了茶蓝灯。

全南车马灯

全南车马灯的表演者为一生二旦二丑,故民间又称“三角班”、“采茶班”。生角戴纱帽、穿长袍、挂口须,旦角头饰绛珠、手拿花扇,丑角则车夫短装打扮,类似戏剧人物造型。从人物造型、表演艺术及音乐等方面可看出,车马灯是柔合了湖南花鼓戏、赣南采茶戏和客家传统歌舞之长的民间艺术。车马灯戏共有三个段子:“走车马”、“跳加冠”、“捡红包”,音乐常伴有以“十二月花会”为主题的一段灯歌。其音乐中“二月好看花”最早是唱“三十六古人标”,又叫“花会歌”;跳加冠伴以打击乐;捡红包用的是一段“串子”。音乐结构完整,旋律优美动听,主要乐器用二胡,当地俗称勾筒和笛子。

大余旁牌舞

大余旁牌舞是表现古代步兵和骑兵作战情形的舞蹈。主要内容是模拟敌我双方步骑两军对垒破阵的战斗情形。表演者己方步兵左手持园形旁牌,敌方骑兵左手持燕尾形旁牌,右手持长短兵器相互对打攻防。旁牌舞所使用的道具均为实战兵器。兵器分为防御性兵器,如圆形旁牌、燕尾形旁牌和进攻性兵器,如刀、棍、枪、双斧、双锏、花耙等。旁牌舞表演主要由阵式表演和击刺表演二大内容组成。首先是阵式表演,阵式表演的内容主要有“圆窝”、“长窝”、“四方”、“一字”四个阵式。阵式布局各异,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圆窝”阵式:是步兵埋伏偷袭、设置障碍阻击敌骑的一种阵式。表演时由4个持园形旁牌步兵,分2人一组,先后做“开旁牌”、“持牌蹉步”、“埋伏偷袭”等动作,然后4人围拢全身,用旁牌遮盖全身,搭成堡垒形静候;由另1人敌骑兵持燕尾形旁牌绕圆窝一周,从圆窝上按头落地,模拟敌骑从远方疾驰奔来,马足踏在障碍物圆窝上,被圆窝连人带马掀翻在地,步兵速砍马足。“长窝”阵式:是阻挡敌骑长驱直入,利于步兵进攻的阻击阵式。

大余南安罗汉舞

大余南安罗汉舞俗称罗汉送喜,是大余县仅有的祈神求子的民间舞蹈。南安罗汉舞的形象塑造和表演形式都是很奇特:由罗汉头、猴子、罗汉崽三种形象组成,共二十多人表演,表演者大多是少年儿童。罗汉头由一成年人扮演,他象征神灵,并集男女两性于一身:如罗汉头头带假面具,假面具上画有雪白的眉毛、胡子、寿须,是一个大慈大悲、笑容可掬的男性形象;但体态肥硕,特别是腹部和臀部隆起,又拟女性怀孕状。在情节表演中,罗汉头有“迈老人步”“捧腹”、“捧臀”“抖袋播崽”等动作。罗汉头迈老人八字步踩台是选择播罗汉崽到民间的地点。“捧腹”“捧臀”动作是表现罗汉头即将生罗汉崽的喜悦心情。罗汉头播崽时,将罗汉崽装入人种袋里,然后双手举起人种袋,将罗汉崽撒播人间。猴子由一精灵小孩扮演,系罗汉头的丈夫。另外十八个小孩扮演罗汉崽,罗汉崽象征男丁,故有罗汉所到之处均人丁兴旺的说法。

宁都刘坑竹马灯舞

宁都刘坑竹马灯舞是一项独特的,为祭祀活动而兴起的舞蹈习俗。传承于宁都县梅江镇的刘坑竹马灯舞,既有真功夫的阳刚,又富有舞蹈美感,相传刘坑竹马灯舞源自唐朝,有千年的传承历史。竹马灯舞是为了闹元宵而引进的,是一种融合武功与舞蹈为一体的表演艺术。整场活动,以其中的武功舞台表演的“洗马拆牌”为最核心的内容。“洗马拆牌”,这是一项融武功与舞台表演为一体的民间舞蹈习俗。从洗马生活场景模拟,到武术动作表演,都富有舞蹈美感。动作刚劲有力,有着力和技的美。情态照应,传神准确。动作变化、过度、排列、造型都有自然顺畅之美。

宁化古游傩

宁化古游傩是古代傩文化的一种遗留,其祭奉崇拜的“梅山七圣”与南方少数民族所崇奉的“梅山教”有关,中国古典文学典籍《西游记》、《封神演义》中均有关于“梅山七圣”的记载。至光绪九年,聚居于村中的吴、夏、赖三姓村民修建了“七圣庙”并供奉“梅山七圣”的面具。“梅山七圣”同时还是各种傩戏、傩祭中扮演表现的对象,而在傩戏、傩祭中,“驱鬼“是一个仪式的重要主题,因而傩戏、傩祭中有狞厉骇人的装扮形象,夏坊村的游傩也是这类习俗的一种衍伸。夏坊村的游傩习俗中,每个神傩的装扮都有固定的模式:“一圣”红脸,头扎绿巾,头上V形缺口处置一把锯子,上身赤裸,下着黄裙;“二圣”以下都是黑脸,头扎红巾,也是赤裸上身,但“二圣”、“三圣”都是头上置一把砍肉刀,下身着黄裙;“四圣”、“五圣”则腹部插一把利刃,直透后背,肚肠流出,下身着蓝裙;“六圣”、“七圣”左手腕各插一把匕首,下身亦着蓝裙。由于吴姓供奉“梅山七圣”的历史最久,“七圣”中的 “一圣”,必定要由吴姓人来扮饰,游神时也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客家青狮

客家青狮是客家人心目中驱邪镇宅的神奇瑞兽。在龙岩、三明及广东梅州一带客家地区,逢年过节都要集中展演、入户巡演舞青狮。其中,尤以连城最为盛行,并成为连城传统武术中重要组成部分。连城舞青狮主要通过狮子的身形变化来展现狮子的生活习性,而青狮作为舞青狮的重要道具,其好坏决定了舞青狮的生动与否。连城客家青狮的制作技艺和许多传统技艺的传承一样,数百年来都是单传。由于青狮制作方式传统,工艺精致,不但要求制作技艺精湛,而且需要扎实的美术功底。连城客家青狮的制作为全手工传统制作。一只青狮头从制模到裱纸至少需要20天,而一整只青狮的制作需经过选模泥、制模、裱纸、固定、上画,及制作狮舌、狮鬃、狮布、狮尾等几十道工序。

杯花舞

杯花舞原是清代在兴宁流行的道教中的法事舞蹈。道士在表演时是用五句板说唱的竹板进行击拍,以兴宁产的白色瓷质“伯公杯”代替竹板,使节奏更多样,声音更清脆,富有技巧性,成为独特的道教舞蹈的道具,一直沿用至今。杯花舞表演的动作有摇杯、打杯、转杯、磨杯、杯花出手;舞步有云步、横步、跪步、下板腰等动作,敲击舞杯的技艺特色,让人耳目一新,欢快怡悦。杯花舞有其独特的曲调和锣鼓点,在优美的“下腰”、“摇杯”、“杯花出手”的基础上,用流畅的舞步、巧妙的构图、多变的节奏、大胆的创意,以“摇、滚、甩、打、磨、转”等敲击舞杯的技艺特色,相互赛杯、相互献艺,给人们以艺术欣赏,是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落地金钱舞

落地金钱舞的来由,传说明末清初,五指石成了抗清根据地,隆武帝在该地用于行乐的宫廷乐舞,后流传到民间,逐步发展为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落地金钱舞的道具采用了3尺长的竹竿,左右两端各凿缝一尺,每缝穿五度竹签,竹签上各串六枚铜钱,首尾红绸加彩。演出时,众演员手握竹竿,上下左右、前后舞动、摆摇金钱,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节奏优美动听;红男绿女演员不断变换舞姿,变更队形,使整个舞蹈显得既威武雄壮,又生动活泼,多姿多彩。落地金钱使用的道具叫金钱棒。金钱棒采用3尺长竹竿,左右两端各凿缝一尺,每缝串6度竹签,竹签上各串铜钱,首尾红、绿绸加彩。金钱棒晃动,铜钱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碰撞声,寓意金钱落地万事如意。

兴宁马灯舞

兴宁马灯舞俗称“打马灯”,是兴宁大坪流行最早最广的民间舞蹈,是一种独特的客家传统舞蹈。相传马灯舞源于东汉末年,是客家先祖为纪念、传承、发展、弘扬文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表演艺术形式的客家民间传统舞蹈。马灯舞的独特风格有恭祝添丁发财之意,所以春节、元宵期间表演最为频繁。马灯舞含“十二月古文(打四围)、拆字、打五更、补缸”四个环节,整场节目有说有唱、有歌有舞,曲调是独特马灯调。流传中逐步形成韵调欢乐祥和、抒情格局,引用通俗易懂的客家歌声和语言,歌颂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从正月唱到十二月,称为“十二月古文”。

五华竹马舞

五华竹马舞起源于《封神演义》中“土行孙迎娶邓蝉玉”的神话故事,说的是周王将士土行孙与纣王军中的邓婵玉相爱,周王军事姜子牙为玉成美事,使用旗杆竹扎成竹马,用绿竹制成鸡、鸭、鹅、鱼等动物为迎亲礼品,然后施展法术将它们化成活物,由土行孙架彩车,上大夫散宜擎幌伞,众将官武士骑竹马、扛彩礼,扮成迎亲队伍,就这样边舞边行、边行边唱来到邓营,战胜伏兵,迎回邓婵玉同土行孙一起成亲。姜子牙以一段鼓乐齐鸣、热闹非凡的迎亲歌舞,成了歌颂纯真爱情的佳话。就这样,这种带有节日喜庆气氛的舞蹈在民间流传,因表演道具是由竹子制成马的形状而得名为“竹马舞”,逐渐演变成人们欢庆春节、元宵必备的传统歌舞。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常在春节期间或平时民间的喜庆场合表演,传统表演主要包括舞麒麟和武术表演。表演前麒麟头需进行隆重的开光仪式和表演前仪式。舞麒麟一般由两人完成,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被。表演包括麒麟出洞、嚼脚、弄麒麟尾、打瞌睡、摆青、踢青、采青、水仙花、十字清、鹩花园、麒麟翻王等11个套路环节。通过伏、卧、弯、腾、跃、跳等动作,配合伴奏音乐的快慢节拍表现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麒麟表演结束后为武术表演,有单打拳(南拳)、单棍、双棍对打、白手 对双刀、小刀对藤遮、双节棍、红缨枪、内针对铁钗、内针对凳、内针对藤遮、大刀、快耙、长棍等内容。

坪山麒麟舞

坪山麒麟舞分仪式、习俗、表演三大内容。新麒麟表演前必举行“开光”仪式,麒麟的双眼用红布蒙着、由资深师父选好良辰吉日和地点、半夜、时间,地点要选择有灵气枝叶盛茂的古树下,举行“开光”。坪山麒麟凡参加祥和喜庆重大节日、乔迁新居、婚嫁前都按传统仪式在供奉的师傅位上烧三支香,并告之祖师爷。之后在祖先祠堂烧香拜祭,由堂主带领着要外出演出的麒麟及参演队员,边舞麒麟边从屋外开始向屋内,祈求风调雨顺。坪山麒麟舞整套表演起来分为头段、尾段、武术及拳术表演三个部分,统称为“麒麟套”。

大船坑舞麒麟

大船坑舞麒麟的麒麟道具一般长六米。麒麟头部用竹片等扎成,眼睛可以转动,口部可以翕合,其身用绸布镶着闪闪发光的粼片。新制作好的麒麟首先要“开光见青”——即凌晨时分在预先选择好的古树下烧香,供神位,麒麟队中最长者将麒麟头上的红布揭去,敲锣鼓并鸣放鞭炮,使麒麟“出生”时便见到了青青的树叶,这是吉祥的象征。表演时,麒麟是由二人共舞,中间在观众不注意的情况下两人互换3次。基本的套路共有八段,分别是拜前堂、走大围(圈)、双麟会、采青、游花园、打磕睡、走大围、三拜。

龙岗舞龙

龙岗舞龙是深圳市龙岗区民间庆丰年、度佳节时表演的广场舞蹈,其分布以现龙城街道和坪地街道为中心,辐射周边一带。该地原为宝安县龙岗镇,几百年前已有客家人迁入聚居,历来流传着古时龙王领十小龙出巡南海,一小龙为此地风光吸引而下蛰的社坪岗,由此得名龙岗,其余九小龙则虬伏毗邻的半岛地带,便成为香港九龙由来的美好传说。故当地民间素有爱龙敬龙的传统,舞龙也随着在客家风俗活动中盛行起来。表演以大八字步为主要舞步,有晃动、摆动、转动、倚跪、跳跃、蹿钻、翻滚等动作,还有“半边月”、“游龙戏水”、“钻龙身”、“跃龙门”、“蛟龙闹海”等多种套路,配乐则以狮鼓、大钹、锣等打击乐器为主。

沙头角鱼灯舞

沙头角鱼灯舞是带故事性的道具类动物舞蹈。表演道具渔灯用竹蔑扎制,有红鲤、青鲤、黑鲤、火点鱼、丁公鱼、海鲫等20多种鱼类造型,鱼腹下端插一木棍,供舞者操纵表演,腹内放置蜡烛,点燃时通体透亮,造型艳丽夺目,故名鱼灯。表演一般在晚上进行,场上置有4根白色空心柱,用以代表海底龙柱,内点通明烛火,故不必另添灯光,四周则围以海蓝色布幕,寓意大海深处。表演从20多个躲在布幕后的舞者,高举各色鱼灯亲热欢快地游动开始,表演中,幕后的舞者须保持低马步,以便俯身曲背运行穿插。而鱼灯的舞姿舞态,也靠舞者的舞步配合,并操纵鱼灯起伏游动、左右摆动、上下翻跃,以表现悠闲、兴奋、受惊等不同情绪和神态。如舞者能让鱼灯表演“鱼贯穿棱”、 “铲沙”、 “窜水”、 飞跃”等兴奋动作,且快速敏捷、生动逼真。在舞者的灵巧操纵下,二、三十具鱼灯彩光四射,在夜暗中上下摇曳,左右闪烁,穿梭流淌,宛如灿烂星河。

猫头狮

猫头狮既异于北狮,也不同于南狮,形猫似狮,狮头正额写有一个金光闪闪的“王”字,狮面牙尖,鼻高,眼大,眉显,整个狮头上绘有七彩龙、凤、梅、兰、竹、菊、八仙的法器及海浪、浮云,使狮头在威武中透着和善,在凝练中显出生机,活脱脱彰显着客家人在不断的迁徙中积极应对自然挑战豪情。客家猫头狮制作汇聚了泥塑、绘画、裱糊等民间工艺,须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共有取泥、塑坯、上纸、点画、上油等五道工序。和平猫头狮所用的色彩和西藏的唐卡相类似,颜料全为天然矿石、树汁提取,色泽艳丽,经久不褪。猫头狮的色彩主要以金色、蓝色、绿色、黑色等为主,线条粗犷,表情夸张,威猛之余渗透出温驯可爱的一面。

舞貔貅

舞貔貅为客家地区的传统舞蹈节目,又称“舞客家猫”“客家醒狮”。在增城,舞貔貅是当地客家人逢喜事、年节、甚至单位落成典礼、开店铺、建新房都要举行的表演活动,除了表达喜庆吉祥和祈求好运的意图,还蕴含着驱邪之意。相传貔貅是龙的第九子,“头像狮身像虎”,是一种以财为食,只进不出的凶猛但吉祥的动物。客家貔貅造型是以中原貔貅为原型改造的,貔貅舞伴有武术表演,以拳、棍、大刀、双刀、快钯、二棍、排滚等为主,体现出貔貅舞的特色和实用性。舞貔貅是有套路的,“一场舞就是一个故事”。

小金口麒麟舞

小金口麒麟舞的道具麒麟头用老黄竹编制成雏形,粘上纸,外面人工雕刻龙、凤、八卦、祥云等约十多种民间传统图腾图案,上好青、红、黄、黑等颜料后制成。麒麟被选用红、黑、黄、青、紫等五种颜色分成六段拼接而成,前五段由红、黑、黄、青、紫依续连接,分别在黑色和青色布上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字。第六段由红、黑、黄、青、紫五彩颜色拼接而成,喻为龙凤呈祥、驱邪佑吉、安居乐业、五谷丰登、天下太平之意。表演主要分“沙仙戏麒麟”、“沙仙驯麒麟”、“麒麟拳术表演”三大部分。

清溪麒麟舞

清溪麒麟舞主要十分讲究麒麟道具的造型。麒麟道具由麒麟头、麒麟被身和麒麟尾巴三个部分组成。麒麟头设计为酷似龙头,用黄竹扎框,优质沙纸糊面,头上有一向前崛起的五色独角,头、颈、嘴分别镶有塔形彩钉、铜制圆镜、金线图案,还画有牡丹、桃花、菊花、蝴蝶等图案。麒麟被由披肩和身组成。披肩长约2米,宽约1.5米,由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横着相连组成,代表宇宙生命五行中“金、木、水、火、土”。整个披身肩和麒麟被呈“丁”字形,披肩上绣有“风调雨顺”四字,麒麟被身由中间一幅花布和两边约20公分的蓝布相连而成,长约4.5米,宽约1.2米,最末端呈如意云头状,留有一个小孔供竹制的麒麟尾巴穿过。麒麟尾巴是一根约1米长姆指大竹子做成,一端绑上红绳,表示尾巴,竹的另一端打上一只小孔,穿上绳子,挂在演员的脖子上,跨过两腿中间,和穿过麒麟被的小孔成平行,便于演员按锣鼓节奏将尾巴伸进伸出的表演。

塘厦舞麒麟

塘厦舞麒麟通常只有一只麒麟、一套锣鼓、一根队旗,队旗上面都标有队伍的姓氏或堂号,每支队伍有二十多人。表演时乐队站在队旗前面,舞麒麟随乐音节奏而动,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麒麟舞动时又结合特色基本武术,分为上下两大套路,上套主要是表现麒麟玩耍、动作包括有:舔脚,舔身、耍尾等,下套主要以表现麒麟寻青、惊青、闻青、试青、采青、找青、逗青为表演主题,动作上即兴发挥、风趣幽默、谐趣横生;上下套路配合,演绎着麒麟晃头、张望、舔脚、舔尾、搔痒、滚地、嬉戏、见青、抢青、嚼青、吞青,以活灵活现的表现出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思等神态。

樟木头舞麒麟

樟木头舞麒麟是樟木头镇的客家传统舞蹈。樟木头镇是东莞市唯一的客家乡镇,舞麒麟的表演是由一位男青年舞麒麟头,一位少年舞麒麟尾,在锣鼓和唢呐的伴奏下进行。樟木头舞麒麟分“头套”(“麟趾呈祥”)和“尾套”(“采青赐福”)两部分,“头套”表现麒麟梳理、舔脚、舔尾、舔身、洗脸等动作;“尾套”表现麒麟寻青、闻青、试青、找青、逗青、采青、吃青、吐青等艰辛过程,表示麒麟降福人间,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福。随后进行武术表演。樟木头舞麒麟都是师傅口传身授,每个姓氏自当一门,多为祖传,世代相承。每年秋后,村里同宗同姓的年轻人集中到本族祠堂里的“拳馆”练习功夫,由麒麟师傅传授舞麒麟。樟木头的客家人有“龙生九子,麒麟为长”的观念,更由此赋予了舞麒麟独特的文化内涵。

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

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活动已传承了超过二百年。客家人视麒麟为瑞兽,可以化解煞气,带来好运,所以在庆祝农历新年、婚嫁、祝寿、祠堂开光、新屋入伙、迎宾、太平清醮、神诞等喜庆场合都会舞麒麟。自舞麒麟随客家群体移入香港后,与本地传统音乐和武术结合,发展出极具本地特色的造型、步法和套式。对比龙狮,麒麟既能登庙堂,亦能舞入寻常百姓家。麒麟带有多个祝福和寓意,例如婚宴舞麒麟,寄寓麒麟送子,西贡坑口区传统客家麒麟协会于2013年成立,旨在推广客家舞麒麟文化,2014年被列入第4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